【
儀表網 儀表標準】成品油常規實驗室檢測一直是市場監管部門主要的質量檢測方式,在成品油質量監管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隨著環保政策的不斷變化和成品油標準的頻繁升級,常規實驗室檢測逐步暴露出檢測周期過長、行政資源投入較大、震懾力度不強等突出問題,制約了油品質量監管效能提升,需要進一步提升油品質量檢測能力。
近日,山東省市場監管局在濱州市博興縣舉行山東省成品油質量快速檢測啟動儀式,并正式實施《車用汽油快速篩查技術規范》等6項地方標準。據悉,這6項地方標準于2019年8月6日發布,9月6日起正式實施,是全國關于成品油快速檢測的標準體系,包含了成品油質量快速檢測技術方法和處置規范。
在經過技術論證、征求意見、專家評審、社會公示等規定程序要求,8月6日正式發布了6項地方標準,分別是《DB37/T 3636—2019車用汽油快速檢測方法
近紅外光譜法》、《DB37/T 3635—2019 車用汽油快速篩查技術規范》、《DB37/T 3638—2019車用柴油快速檢測方法 近紅外光譜法》、《DB37/T 3637—2019 車用柴油快速篩查技術規范》、《DB37/T 3640—2019 車用乙醇汽油(E10)快速檢測方法 近紅外光譜法》、《DB37/T 3639—2019車用乙醇汽油(E10)快速篩查技術規范》。
標準規定的檢測指標覆蓋了硫含量、烯烴、芳烴、辛烷值、十六烷值、閃點等環保、安全、質量等重點指標,同時規定了其采樣及快速篩查的明確方法。經大量實驗數據驗證,快速檢測指標的準確性、可靠性也能夠達到常規實驗室檢測水平。
自2015年起,山東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采取有效措施,對成品油倉儲、批發、零售企業進行100%全覆蓋監督檢測,實現了流通領域油品質量合格率從90%到99%的提升,確保全省油品質量合格穩定。但是,隨著環保政策的不斷變化和成品油標準的頻繁升級,常規實驗室檢測逐步暴露出檢測周期過長、行政資源投入較大、震懾力度不強等突出問題,制約了油品質量監管效能提升,需要進一步提升油品質量檢測能力。
2019年4月份起,山東省市場監管局委托省質檢院,在濱州市沾化區政府的全力配合下,開展成品油質量快速檢測能力建設試點活動,5月至7月,通過反復摸索實踐和大量實驗驗證,積累了可復制、可推廣經驗,逐步規范提煉出油品快速檢測技術標準和工作規范。
據了解,這次活動山東省正式推出了油品快檢車,由濟南弗萊德科學儀器有限公司提供改裝,車內配備了包括近紅外油品快速分析儀等成品油檢測的全套設備,其中的弗萊德油品綜合分析儀FISA-2000 采用光譜測量平臺、配備石化樣品檢測專用的進樣模塊、以及自主研發的石化專用軟件和經政府認證的成品油數據庫。
常規的實驗室檢測需要抽樣兩升油品,而快速檢測設備只需要抽200毫升左右的樣品三分鐘內就可以檢測出8個項目。因為縮短了檢測的周期,同時也縮短減少了取樣的量,降低了檢測成本,這樣就可以使檢測更加有效、更加快速。既可以對加油站等涉油單位進行100%全覆蓋檢測,也可不定期進行抽查暗訪。可以有效阻止不合格的樣品流入市場。使用快檢車可以為成品油檢驗提供全套的解決方案,加上采樣及出報告時間大約20分鐘即可完成一座加油站的快速檢測。
(資料來源:大眾日報,儀器信息網,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