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企業風向標】近日從招標代理機構廈門經發機電設備招標有限公司獲悉,福建龍凈環保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龍凈環保)中標廈門機電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廈門機電)1號、2號爐脫硫除塵環保技改采購項目,中標金額1438萬元。
近年來,隨著排放要求的加嚴,電袋除塵、袋式除塵開始在火電領域推廣,排放濃度都能穩定達到30mg/m3以下,其中電袋除塵結合了電除塵、袋式除塵的優點,在除塵改造中應用相對較多。
截至2013年底,電袋復合、袋式除塵器裝機超過1.6億kw,占全國燃煤機組的20%以上,其中電袋復合除塵超過0.9億kw,占全國燃煤裝機的11.5%以上。從市場份額看,在電袋復合除塵領域,龍凈環保、菲達環保市場占有率分別為49%、10%。
就濕式除塵而言,技術含量相對較高,其中龍凈環保的技術為自主研發,菲達環保的技術為引進三菱重工。從目前項目情況看,已投運項目基本為龍凈環保、菲達環保兩家。考慮到濕式除塵具有一定技術壁壘、工程經驗積累需要時間等因素,預計隨著超低排放應用的推廣,上述兩家將充分受益行業發展,在除塵市場的占有率將進一步提升。
2014年8月環境保護部印發《廢煙氣脫硝催化劑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審查指南》,明確將廢煙氣脫硝催化劑(釩鈦系)列為危險廢物,對從事廢煙氣脫硝催化劑(釩鈦系)收集、貯存、運輸、再生、利用處置活動的經營單位,從技術人員、廢物運輸、包裝與貯存、設施及配套設備、技術與工藝、制度與措施等方面提出了相關審查要求。
上述政策一方面有利于釩鈦系脫硝催化劑的規模化再生利用;另一方面,由于釩鈦系催化劑再生一次之后,終需作為危險廢物處理,使用成本的增加有利于其替代產品例如無毒催化劑的推廣應用。
與除塵相比,火電脫硫市場格局相對分散,但近年來集中度有所提高。截至2013年底,累計投運脫硫裝機容量排名前3位的分別為國電龍源(9,993萬kw)、博奇電力(5,245萬kw)及龍凈環保(5,078萬kw),而當年投運脫硫裝機容量前3位分別為中電遠達(469萬kw)、華電工程(456萬kw)及國電龍源(412萬kw)。
從目前趨勢來看,未來火電脫硫設施改造及新建需求(合計約605億元)釋放將更有利于目前具備品牌、技術、經驗優勢的。
此次中標廈門機電1號、2號爐脫硫除塵環保技改采購項目的龍凈環保,9月初發布公告表示,公司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22.62億元,同比增長3.9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3億元,同比增長7.15%。
隨著新版《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正式執行,國內火電廠除塵、脫硫、脫硝改造市場進一步集中釋放,龍凈環保訂單獲取數量同比大幅增長。2013年公司新簽電除塵、電袋除塵、脫硫、脫硝、工程總包等合同總量與上年相比增長30%以上。公司計劃今年爭取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8億元,同比增長4.17%;營業成本控制在46億元左右,三項費用控制在8億元左右。
據了解,龍凈環保今年將以PM2.5的治理和嚴格達標排放為牽引和方向,著力增強工程管理和制造、安裝能力,達標排放為牽引和方向;高度關注煙氣治理島一體化治理的趨勢,、大力度地開拓市場,繼續跟蹤開拓大機組B0T、海外項目、國內工程總包等投資項目,保持項目的連續性。
有相關市場研究員分析,龍凈環保目前在手現金充沛,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高達7.49億元,具備行業整合實力。其次,除塵和脫硝行業仍維持高景氣度,公司訂單充沛,業績兌現程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