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福建廈門220千伏海底隧道電纜工程完成玻璃鋼支架安裝取孔1900個,安裝玻璃鋼支架100副,預計4月30日敷設電纜。
據介紹,該工程為國內大斷面結構的海底電力通道,為國內采用上下層正倒三角形排列、玻璃鋼支架固定的電纜輸電線路,輸送容量99萬千伏安,是廈門電力進島輸送容量大、重要的主干道。該工程建成后,將為促進廈門經濟的高速發展提供安全可靠保障。
此次動工建設的廈門第四個進島輸電通道首期工程采用單回路電纜及架空混合線路,起自廈門燃氣電廠,經翔安海底隧道,止于島內220千伏湖邊變電站,新建線路全長約13.397千米,其中敷設在海底隧道的電纜有6.048千米,將與周邊規劃新建的變電站配套建設。
該工程海底隧道內需安裝玻璃鋼支架17660副,安裝玻璃鋼槽盒1.2萬米,敷設電纜3根。由于海底隧道采用抗浸等特殊材料的高強度混凝土結構,加上玻璃鋼支架固定孔徑大,常規電錘方法鉆孔無法進行。工程施工項目部經多次論證,制定既安全又適合海底隧道作業的金剛鉆孔施工方案,既解決大孔徑鉆孔難題,又加快鉆孔進度。
目前廈門電網共有3個220千伏輸電通道向廈門島供電,每個通道均為雙回路。其中,個通道采用海底電纜的供電方式,第二個和第三個通道采用的是跨海架空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