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會議報道】2025年1月15日,全國工業過程測量控制和自動化
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124)歸口的《企業智能制造效能評測方法》(國家標準計劃號:20242590-T-604)國家標準起草工作組啟動會在北京順利召開。本次會議由SAC/TC124秘書處單位機械工業
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以下簡稱儀綜所)組織召開,來自國機集團科學技術研究院、中國汽車工業工程有限公司、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奔馳汽車有限公司、和利時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等34家單位的40余位專家參加了本次會議。儀綜所副所長梅恪,SAC/TC124秘書長、儀綜所副總工王春喜與會并致辭,會議由儀綜所標準化室主任王成城主持。
梅恪副所長首先對各位專家的蒞臨和支持表示感謝,隨后介紹了儀綜所前期支撐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務院國資委開展的企業智能制造效能評測方法研究和企業調研工作,強調智能制造效能評測是通過量化方式對企業投入產出比、“兩提升三降低”等關鍵效能指標進行綜合測評分析,是智能制造評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已被納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務院國資委等六部門發布的《2024年度智能工廠梯度培育行動》作為評估參考指標,是打造智能制造“升級版”的有力支撐。
SAC/TC124秘書長、儀綜所副總工王春喜圍繞智能制造發展現狀,分析了開展企業智能制造效能評測標準研制的必要性和挑戰性,希望起草工作組能夠充分考慮行業特點和用戶需求,加快標準研制,鼓勵各參編單位積極參與標準應用驗證和宣貫推廣。
儀綜所標準化室主任王成城匯報了《企業智能制造效能評測方法》國家標準立項背景和編制情況等內容,接著對標準草案框架和內容進行了介紹。與會專家圍繞智能制造效能評測范圍、效能評測指標類型、關鍵評測指標計算方法和評測流程等內容進行了詳細研討,交流分享了各自行業智能制造效能評測的實踐及難點,一致認為智能制造效能評測標準對于可量化的評估并優化企業運營管理、提升企業競爭力具有重要作用,建議起草工作組加快推進標準研制并開展行業應用推廣。
智能制造效能評測作為定量化衡量企業智能制造實施成效的參考依據,是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的新引擎,是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支撐。2023年,國際電工委員會智能制造系統委員會(IEC/SyC SM)全會期間,由儀綜所提出的“智能制造效能評測”國際標準獲得各國專家的積極響應,并由儀綜所牽頭成立了智能制造關鍵效能特別工作組AHG9,啟動智能制造效能測評國際標準的同步制定;2024年12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了第一批卓越級智能工廠名單,由儀綜所牽頭制定的《智能制造效能通用評測方法》團體標準(標準編號:T/CAMS 182-2024)被明確要求作為智能工廠梯度培育要素條件的參考依據,有效支撐了智能工廠梯度培育專項行動開展,也是《企業智能制造效能評測方法》國家標準研制的重要基礎。下一步,儀綜所將加快推進《企業智能制造效能評測方法》國家標準研制和國際標準立項,并聯合各行業企業同步開展效能評測標準驗證和實施應用,積極推動智能制造新模式及新業態的發展。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