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低溫交變濕熱試驗箱領域持續發力的廣皓天,近日再傳技術突破:通過引入大數據分析技術優化設備運維體系,其旗下試驗箱的性能穩定性與使用壽命得到顯著提升,用戶反饋設備故障發生率降低 40%,進一步鞏固了市場競爭力。

此次大數據分析系統的應用,覆蓋了試驗箱全生命周期的運維管理。廣皓天為每臺出廠設備加裝智能數據采集模塊,實時捕捉壓縮機運行頻率、蒸發器溫度、濕度傳感器數值等 128 項關鍵參數,每日產生的 2000 余條數據通過 5G 網絡上傳至云端平臺。通過機器學習算法對累計的 10 萬 + 臺時運行數據進行分析,系統可精準識別設備異常前兆,例如當壓縮機電流波動幅度超過 3% 且持續 10 分鐘時,自動判定為潛在故障風險,并推送預警信息至運維團隊與用戶。
在預防性維護方面,大數據分析展現出優勢。傳統運維模式依賴固定周期檢修,常出現 “過度維護" 或 “維護不足" 的問題。而新系統能根據設備實際運行狀態生成個性化維護方案:針對新能源行業高頻次運行的設備,將核心部件檢查周期從 3 個月縮短至 1.5 個月;對實驗室低頻次使用的設備,則延長維護間隔至 6 個月。某汽車零部件企業使用該系統后,年度維護成本降低 25%,設備有效運行時間提升至 98%。

性能優化層面,大數據分析為設備迭代提供了精準方向。通過分析不同行業用戶的運行數據,研發團隊發現:鋰電池測試場景中,設備在 45℃/90% RH 工況下的濕度穩定性波動較大。據此針對性改進加濕系統的霧化頻率與氣流循環路徑,使該工況下的濕度波動度從 ±2% RH 降至 ±1.2% RH。類似地,針對半導體行業對溫度均勻性的高要求,通過分析 thousands 組艙內溫度分布數據,優化了風道設計,將箱內溫度均勻性提升至 ±0.8℃。
用戶端的智能運維平臺也同步升級。企業用戶可通過可視化界面查看設備健康評分、預測剩余維護周期,還能獲取系統自動生成的節能建議。某生物醫藥企業按建議調整試驗箱的升降溫速率參數后,單臺設備月均耗電量減少 12%。當設備出現輕微異常時,系統會推送自助排查指南,80% 的小故障可由用戶自行解決,大幅縮短故障處理時間。

廣皓天運維總監表示,大數據分析已成為設備性能提升的 “隱形引擎"。目前該系統已覆蓋 95% 以上的在用設備,累計發出預警信息 3000 余次,成功避免重大故障 120 余起。下一步將引入 AI 故障診斷模型,計劃實現常見故障的自動定位準確率達 90% 以上,進一步提升運維效率。
行業專家認為,廣皓天將大數據技術與傳統設備制造結合,為行業樹立了智能化運維的新。這種 “數據驅動" 的模式不僅提升了產品競爭力,更重塑了設備制造商與用戶的合作關系,為高低溫交變濕熱試驗箱行業的智能化轉型提供了可借鑒的范例。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