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產業報道】當前,5G通信、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浪潮席卷全球,正在深刻地影響和改變著傳統產業。采礦行業作為傳統能源行業,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需要轉型升級,實現安全、高效、綠色生產,提升發展質量。
2021年6月5日,國家能源局和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印發 《煤礦智能化建設指南(2021 年版)》提出需重點突破智能綜采(放)、智能快速掘進、智能機器人等系列關鍵技術與裝備,建成一批智能化煤礦,提升煤礦安全水平。2021年6月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編制了《能源領域5G應用實施方案》,要求促進以5G 為代表的先進信息技術與能源產業融通發展,拓展能源領域5G 應用場景。
礦井下的綜采工作面是礦山的第一生產現場,其作業空間狹小、機械設備多、視覺環境差、溫度高,是礦井安全事故的多發地點。對井下重點設備進行實時監測,及時處理隱患至關重要。當前,對井下電力設備的巡檢通常采用人工和定點攝像頭監視兩種方式。其中,人工巡檢從巡檢頻次、問題響應速度、數據分析深度到安全舒適性等方面均無法滿足工況需求,固定攝像頭的監測范圍、綜合效率也很難契合實際情況。
為解決巡檢難題,眼前山鐵礦用上了全自主智能化巡檢軌道式機器人。員工只需要在管控中心通過后臺“智能管理系統”查看機器人的工作情況和相關數據,就可以有效確保供電設備安全可靠運行。
這款軌道式機器人可以沿著導軌精準地走到每個機柜前,利用具有可見光攝像、紅外熱成像等觀測功能的‘大眼睛’,對各類設備儀表數據和設備溫度進行探測,有效保障了井下變電所的持續穩定供電,實現了變電所的無人值守。此外,這款軌道式機器人還能感知周圍環境及氣體情況,可進行全方位、全天候的監控,并將所有數據傳輸到后臺,若發現數據有異常,會實時向管控中心報警提醒。
據了解,智能
巡檢機器人每日設置了4次對配電室所有
開關柜的例行巡檢任務,每次巡檢時間約2個小時。同時,機器人也可根據實際情況對重點開關柜實施特殊巡檢任務,可以大大減輕員工工作強度,提高巡檢工作質量。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