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行業政策】日前,安徽省政府辦公廳發布《安徽省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工作方案》明確了6個方面18項重點工作,比如建立健全新污染物治理體系,推動全過程風險管控等,有效防范新污染物環境與健康風險。
在建立健全新污染物治理體系方面,《方案》明確提出“建立生態環境部門牽頭、有關部門參加的新污染物治理聯席會議制度,加強跨部門協調聯動;按照省負總責、市縣落實的原則,完善新污染物治理管理機制,全面落實屬地治理責任”等要求。
新污染物是指排放或可能排放到環境的,具有生物毒性、環境持久性、生物累積性等特征,對生態環境或人體健康存在風險,但尚未納入管理或者現有管理措施不足以有效防控其風險的污染物。
目前國內外廣泛關注的新污染物主要包括國際公約管控的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內分泌干擾物、抗生素和微塑料四大類,其主要來源是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的生產和使用。
我國高度重視新污染物治理工作,2022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污染物治理行動方案》,提出健全新污染物治理體系,提升美麗中國、健康中國建設水平,要求省級人民政府于2022年底前組織制定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黨的二十大報告再次強調,要“開展新污染物治理”。
安徽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安徽省生態環境廳將建立起新污染物治理跨部門協調機制、新污染物治理跨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和新污染物治理專家委員會。同時,開展首輪化學物質基本信息調查和首批環境風險優先評估化學物質詳細信息調查,為后續篩查、風險評估、分類治理和全過程環境風險管控提供依據。
據悉,近年來,安徽生態環境部門一直在開展新污染物治理的相關工作,比如二噁英等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統計、化學品環境國際條約管控物質統計調查、開展飲用水水源地抗生素監測等。
到2025年,安徽將完成高關注、高產(用)量的化學物質風險篩查;2023年,將建立新污染物治理跨部門協調機制。同時,鼓勵公眾通過多種渠道舉報涉新污染物環境違法犯罪行為,充分發揮社會輿論監督作用。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