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生物學是一門以工程學思想為指導,對天然生物系統進行重新設計與改造,并設計與構建新的標準化的生物元件、組件與系統的新興學科。生物學組件的設計和組裝即使采用合理的設計,也很難預測將外源 DNA 引入細胞的影響。因此需要建立巨大而多樣的基因庫,那么基因庫篩選就成為了合成生物學工作流程中的關鍵步驟,因此,高通量篩選平臺的搭建成為了合成生物學發展的一大助力。
本次合成生物學創新應用論壇,將重點探討高通量微生物克隆篩選系統的在合成生物學中的相關應用以及 DNA 文庫對合成生物研究的賦能。
掃描二維碼報名參會
具體議程
19:00 - 19:40
高通量微生物克隆篩選系統,助力合成生物學
王玉 應用科學家 Molecular Devices
內容介紹:主要介紹高通量微生物克隆篩選系統的在合成生物學中的相關應用(包括酶進化、工業微生物改造等),以及部分用戶案例分享。
19:40 - 20:20
合成生物學賦能技術 - 合成 DNA 文庫
劉海虹 高級研究員 蘇州泓迅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內容介紹:DNA 文庫合成在合成生物學中發揮著關鍵作用。通過構建和篩選 DNA 文庫,研究人員能夠快速實現基因組工程、蛋白質工程、代謝工程和生物傳感器等領域的目標,推動合成生物學的發展和應用。
講師介紹
王玉 ,華南農業大學 微生物學專業,擁有 8 年抗體開發相關工作經驗。現擔任 Molecular Devices 公司 Application Scientist 職位,主要負責 BioProduction Development 產品線的技術支持工作,包括:QPix 高通量微生物克隆篩選系統、ClonePix2 高通量細胞克隆篩選系統、DISPENCELL 單細胞分離系統和 CloneSelect Imager 細胞生長分析系統。
劉海虹 博士,山東農業大學 細胞生物學專業,省級優秀畢業生,在國際著名期刊 Plant Physiology,PNAS,Plant cell,JIPB,Cell 子刊 iScience 等國際著名期刊發表 6 余篇。擁有 8 年細胞工程、分子生物學等相關工作經驗,現擔任蘇州泓迅公司高級研究員職位,主要負責文庫構建、技術開發以及細胞篩選相關工作。
掃描二維碼報名參會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