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上海晟皋電氣科技有限公司>>技術文章>>建筑物為什么要進行防雷檢測
防雷檢測主要目的是確定現有防雷裝置的有效性。
因為裝雷裝置主要由接閃器(避雷針、避雷帶的統稱)、引下線和接地極組成,特別是接地極埋于地下,引下線又常常被雨淋風吹的,長年累月容易因銹蝕導致斷裂、脫焊,如此一來,接閃器接到的雷電能量無法通過接地極進入到大地消耗掉,從而更加容易對建筑物和人員造成傷害。
因此定期對防雷裝置進行檢測是必要的。
雷電是一種自然災害天氣,它發生在因強對流天氣而形成的雷雨云之間或雷雨云與大地之間的強烈放電現象。自然界的雷擊主要有直擊雷和感應雷兩種,在雷暴活動區域內,直擊雷是指雷云直接通過人體,建筑物或設備等對地放電所產生的電擊現象,此時雷電的主要破壞力在于電流特性而不在于放電產生的高電位。雷電擊中人體、建筑物或設備時,強大的雷電流轉變成熱能。雷擊放電的電量大約為25~100C。據此估算,雷擊點的發熱量大約500~2000J。該能量可以熔化50~200mm3的鋼材。因此雷電流的高溫熱效應將灼傷人體,引起建筑物燃燒,使設備部件熔化。
在雷電流流過的通道上,物體水分受熱汽化而劇烈膨脹,產生強大的沖擊性機械力。該機械力可以達到5000~6000N,因而可使人體組織,建筑物結構、設備部件等斷裂破碎,從而導致人員傷亡、建筑物破壞,以及設備毀壞等;感應雷是指雷電在雷云之間或雷云對地的放電時,在附近的戶外傳輸信號線路、埋地電力線、設備間連接線和電磁感應侵入設備,使串聯在線路中間或終端的電子設備遭到損害。
感應雷雖然沒有直擊雷猛烈,但其發生的幾率比直擊雷高得多。直擊雷只發生在雷云對地閃擊時才會對地面造成災害,而感應雷則不論雷云對地閃擊或者雷云對雷云之間閃擊,都可能發生并造成災害。此外直擊雷一次只能襲擊一個小范圍的目標,而一次雷閃擊都可以在較大的范圍內多個小局部同時產生感應雷過電壓現象并且這種感應高壓可以通過電力線、電線等傳輸到很遠,致使雷害范圍擴大。
隨著電子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電子設備日益向自動化、多功能和智能化方向發展,大規模集成電路等微電子器件的大量使用,都存在防雷電沖擊能力弱的問題。因此電子設備在日常運行中常常被雷電擊壞,甚至造成系統癱瘓和人員傷亡。因此加強對雷電災害的關注,積極采取切實有效的防護措施是十分必要的。現代防雷分為外部防雷和內部防雷。
所謂外部防雷就是防直擊雷(不包括防止防雷裝置受到直接雷擊時向其它物體的反擊),內部防雷包括防雷電感應、防反擊以及防雷電波侵入和防生命危險。
外部防雷裝置(即傳統的常規避雷裝置)由接閃器、引下線和接地裝置三部分組成。接閃器(也叫接閃裝置)有三種形式:避雷針、避雷帶和避雷網,它位于建筑物的頂部,其作用是引雷或叫截獲閃電,即把雷電流引下。引下線,上與接閃器連接,下與接地裝置連接,它的作用是把接閃器截獲的雷電流引至接地裝置。接地裝置位于地下一定深度之處,它的作用是使雷電流順利流散到大地中去。
內部防雷裝置的作用是減少建筑物內的雷電流和所產生的電磁效應以及防止反擊、接觸電壓、跨步電壓等二次雷害。除外部防雷裝置外,所有為達到此目的所采用的設施、手段和措施均為內部防雷裝置,它包括等電位連接設施(物)、屏蔽設施、加裝的避雷器以及合理布線和良好接地等措施。
現代防雷技術強調防護,綜合治理,建立一套完整的防雷系統,并把防雷看做一個系統工程。應符合GB50057-94(2000年版)《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對電源系統、信號系統、地電位反擊等各個方面作好雷電防護工作,形成一套由室外到室內雷電防護體系,通過防雷產品的有效動作來防止雷電波侵入設備,形成等電位保護結構,其設備在雷電環境中安全可靠工作,確保國家、人民財產得到安全保障。
本文由上海晟皋電氣科技有限公司為您特別提供,轉載請注明出處, 謝謝!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儀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