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標準】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和《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規范和指導鈾礦冶和鈾礦冶退役的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工作,生態環境部組織編寫了《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技術規范 鈾礦冶退役(征求意見稿)》,現公開征求意見。
鈾礦冶是核燃料循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產生的廢物量大,占整個核工業放射性廢物重量或體積的 98%以上,鈾礦冶廢物雖屬低放長壽命廢物,但分布廣。鈾礦冶礦石和放射性廢物中存在 U 天然、230Th、226Ra、232Th 等長壽命天然放射性核素,且含有 234U、230Th、226Ra、210Po 等極毒放射性核素以及可導致肺癌的放射性氣體 222Rn,因而構成長期潛在輻射污染與危害,同時鈾礦冶的放射性廢物中還可能含有錳、鎘、鋅、汞、砷、氨-氮、硫酸根、硝酸根等有毒有害物質。鈾礦冶對集體劑量的貢獻約占整個核燃料循環體系的 80%。鈾礦采冶為完全開放性環境,涉及放射性、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大氣、生態、環境地質災害、水土流失等環境問題。鈾礦采冶造成的環境影響范圍廣、危害大、時間長,是整個核燃料循環體系中最大者。通過近十年發展,我國鈾礦冶開發了常規采冶、地浸、堆浸、原地爆破浸出等采冶工藝,涵蓋了國際上所有鈾礦采冶工藝。一方面隨著核電的發展,天然鈾需求大幅增長,新、改、擴建鈾礦山項目也隨之增加,另一方面通過幾十年的發展,大量鈾礦冶設施正在實施退役治理。
2019年已經發布了《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鈾礦冶退役》(HJ 1015.2-2019),但目前尚沒有相應的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技術規范,不利于驗收工作的順利開展。為規范和指導鈾礦冶退役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工作,制定本標準是必要的。
本標準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及《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暫行辦法》為主要依據,參照《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技術指南 污染影響類》,規定了鈾礦冶退役治理項目竣工環保驗收工作的內容要點和監測報告的編制要求。
本標準各章節內容為:前言、適用范圍、規范性引用文件、術語和定義、總則、驗收準備階段技術要求、驗收階段技術要求、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驗收審查及公示、附錄等部分;附錄 A 為規范性附錄,給出了鈾礦冶退役治理項目竣工環保驗收監測報告的格式與內容,附錄 B 和附錄 C 為資料性附錄,給出了驗收監測方案以及驗收意見推薦格式。
本標準引用的文件包括:GB 3838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 8978 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 12348 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 14586 鈾礦冶設施退役環境管理技術規定;GB 18597 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 18871 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GB 23726 鈾礦冶輻射環境監測規定;GB 23727 鈾礦冶輻射防護和輻射環境保護規定;GB/T 14582 環境空氣中氡的標準測量方法;GB/T 14848 地下水質量標準;HJ 19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生態影響;HJ 61 輻射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 1015.2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鈾礦冶退役;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技術規范 污染影響類。
驗收監測技術要求。按照鈾礦冶退役治理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的相關規范、標準進行監測。鈾礦冶退役治理項目驗收監測內容及布點原則上應與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環境監測一致,以說明鈾礦冶退役治理項目是否按照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要求建設。驗收監測應考慮退役治理過程的監測,退役治理后的達標監測作為驗收監測的組成部分。監測布點、監測內容應充分反映鈾礦冶退役治理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宗旨,真實反映鈾礦冶退役治理項目的特征和對環境的潛在影響。
采集樣品時應滿足相應的規范要求,依據相關技術規范和標準制定采樣計劃,包括選擇合適的采樣地點和位置,避開一些有干擾的、采樣性差的地點,選擇合理的采樣時間、采樣頻率和采樣方式。
本標準為首次發布。本標準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鈾礦冶退役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工作,鈾礦地質勘查退役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可參照本標準執行。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