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產業】日前,有消費者爆料春節前購買到某的午餐肉在開蓋后已經發霉長毛。雖然后續商家的態度與賠付行為深受詬病,但更值得關注的還在于有專家指出若在食品包裝未損壞的情況下,食品變質可能是由于在殺菌處理中出現問題。因而,雖然如今罐頭食品加工工藝愈發成熟,但生產過程中仍需借力優質高溫殺菌設備,保障午餐肉品質。
近年來,一系列方便速食產品的出現和不斷創新顯現著快節奏生活下,人們對操作便捷、食用美味的食品需求正逐漸增加。而除了常見的方便面、自熱米飯等主食類產品外,諸如午餐肉罐頭一類易烹飪、易儲存、有著美味口感的肉制品也深受年輕一代消費群體青睞。
午餐肉罐頭一般以豬肉或牛肉作為主要原料,經切割、斬拌、滾揉、腌制、罐裝、密封、殺菌等加工后得到,保質期可長達三年左右。一直以來,不少人對于此類罐頭食品大多有著添加防腐劑的固有認知。實際上,罐頭食品在真空密封包裝后經高溫殺菌處理得以殺滅罐頭內的微生物,從而實現不用添加防腐劑也能保存較長時間。因此,對于罐頭食品而言,殺菌環節是把握食品品質的重要命脈。
一般來說,罐頭食品除了在灌裝前需經歷瞬間高溫殺菌外,灌裝后還會采用二次殺菌,即高溫殺菌或巴氏殺菌工藝完成進一步的加工。在此次被曝光的變質午餐肉事件中,就有專家表示灌裝后的殺菌溫度、殺菌時間等因素可能是影響午餐肉品質的主要原因。
據了解,罐頭食品在二次高溫殺菌環節主要會涉及到兩次升溫、初溫、降溫四個階段,不同食品在加工時長、壓力、溫度方面都有著不同的要求。當下,高溫殺菌設備主要有噴淋式殺菌、水浴式殺菌、蒸汽殺菌等多種方式。其中,噴淋式殺菌能使溫度均勻,加工過程中的升溫、冷卻速度相對較快;水浴式殺菌時食品均被熱水覆蓋,受熱均勻;而蒸汽殺菌則通過蒸汽達到高溫后進行殺菌。生產商家也可根據自身加工產品的特征選擇相應的殺菌設備,實現高準確度的加工。
另外,早前食品殺菌大多通過蒸煮、加熱等方式來完成,雖然也能有效清除罐內病菌,但在留存食物營養方面存在不小的弊端。隨著如今食品殺菌工藝不斷優化,罐頭食品也能更好的確保食品品質與營養,實現雙贏。
現如今,市場中還是不時會出現罐頭變質事件,這也提醒著生產商家尚需合理把控生產環節,積極借力高溫殺菌設備,有針對性的采用適宜的殺菌的方式,全力保障食品安全。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