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儀表上游】塑料行業聽上去很專業,事實上,包含了塑料原料、塑料機械、塑料制品三大板塊在內的市場,在國內每年的盤子都在萬億以上,更是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從家居零件,時下投資熱點智能機器人、3D打印,到航空航天設備等,這一行業領域的發展也正在越來越受到資本的青睞。
從行業板塊分析,近年來我國塑料機械工業產值保持增長勢頭,利潤率也遠高于我國工業總產值的增長,是中國機械行業中增長快的產業之一。塑料機械已經成為航空航天、國防、電子電氣、光電通訊、建材、包裝、汽車及交通等高新技術領域重要的技術裝備,對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醫藥、信息網絡等制造產業,比如大飛機、高鐵的發展提供重要的裝備支撐。
而推動中國與印度、土耳其行業對接的中國商會會展委員會副主席、西麥克展覽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張力認為,貿易的增長極大促進了國內企業的發展,而行業在轉型過程中同樣孕育了很多投資機會,搭建對接合作平臺,也正是為三國相關貿易投資往來提高了產銷對接的主動性,為幫助企業拓展海外市場、節約境外成本、在“家門口”有效獲取訂單。
事實上,工業4.0時代推動塑料機械企業智能化、數字化、輕量化、環保化下發展。
目前新三板掛牌公司中,與塑機行業相關的企業已有一定數量,從年報來看,這些企業業績基本都在穩定增長中,如伯朗特和拓斯達,注塑成型用機械手在二者的營業收入中都占據了較大比重。在伯朗特年報披露數據中,注塑機械手在營業收入中占了90%以上。
“隨著國內勞動力成本的不斷上升,企業用工荒問題日趨嚴峻,注塑成型機用機械手行業每年呈50%的增長速度發展,而伯朗特的注塑機械手比外資品牌便宜40%,因而具有競爭優勢。”伯朗特研發中心負責人表示。
業內人士認為,未來十年,對塑機制造相關企業來說挑戰大于機遇,對注塑生產加工企業來說機遇大于挑戰。隨著二三線城市的開發,內需拉動和新產業的不斷涌現,對塑料生產的各環節產生了重大影響,市場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原標題:中國制造2025和互聯網+戰略背景下塑料機械一片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