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行業聚焦點】10月29日,中共五中全會公報放開二孩政策,使家庭產生了1加1大于2的價值。之后,各種“1+1”開始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其中還穿插著11.11光棍節的來臨。可見,“1+1”已經成為了當代發展的潮流。今日,筆者從民用四表出發,談談民用四表有哪些“1+1”?
民用四表即水表、燃氣表、電表、熱量表。這四種儀表是居民百姓生活中常見的儀表,也是他們的儀表。民用四表的安裝是否符合標準,讀數是否準確可靠,使用是否安全便捷等都是與居民生活的利益相關,可以這么說,單單只有民用四表的使用,老百姓無法從中真正獲益。
隨著今年修訂的《計量法》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局勢。《計量法》中第二十六規定“屬于強制檢定范圍的計量器具,未按照規定申請檢定或者檢定不合格繼續使用的,責令停止使用,可以并處罰款。”也就是說民用四表在是使用前必須要進行嚴格的檢定,未按照規定申請檢定或者檢定不合格的,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使用。民用四表加《計量法》創造的價值明顯大于單單民用四表產生的價值。
民用四表加智能電網
智能電網對于民用四表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主網智能化,也就是說操控民用四表的電網要智能化,可以將民用四表的使用情況進行及時監控。同時,智能電網可以通過原有的狀態進行全景診斷,并能通過智能進行一鍵操作、自動化故障處理。保證居民日常四表的使用安全,以及自動化處理。
其二是配網智能化,也是就是參與民用四表的從業人員和維修人員智能化。在智能電網的配合下,你可以向平常一樣使用,就可以達到資源的合理配置;同時在維修方面也不需要自身擔心,因為智能電網會將故障輸入網絡,將這一信息及時反饋給維修人員,達到足不出戶就可以讓人上門修理。即方便了客戶的使用便捷性,又促進了維修人員的機動性。可以說此次的“1+1”完全大于2。
在目前物聯網,“互聯網+”政策的火熱前提下,民用四表可以和很多戰略結合以達到1加1大于2的價值。同時,民用四表在未來的發展也開始注重如何尋找到可以結合的點,以及希望在未來能出現能讓1加1大于3的政策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