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方研究機構--中國國家信息中心發布報告稱,國內"穩增長"政策繼續發揮作用,企業由“去庫存”逐步轉入“補庫存”,加之國外環境有所好轉,中國經濟將延續小幅回升態勢,預計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有望高于上年,一季度GDP增長8%左右,CPI上漲2.6%左右。
中國證券報周三刊登該份報告并建議,中國貨幣政策應適當回歸穩健,針對當前貨幣發行增長較快,社會融資規模擴張,金融信貸領域風險增強的問題,建議保持適度的貨幣信貸投放的力度,避免流動性過快增長。
“一方面,通過正回購操作等流動性管理工具,保持市場流動性合理適度;另一方面,加強資金監管,規范金融機構表外業務,通過完善金融市場制度體系建設,引導貨幣信貸及社會融資規模適度增長。”信息中心報告建議。
另一家研究機構中金公司則在上日的報告中預計“貨幣政策從中性偏松向中性轉變的可能性有所增加”,主要原因是CPI通脹總體上仍較溫和,不足以帶來貨幣政策短期內緊縮的壓力;而總需求的較強回升和流動性的相對寬松降低了進一步放松的可能。
針對春節后首周過寬流動性,中國央行上周大舉回籠資金,不僅暫停了逆回購。且在近八個月后重啟正回購,但市場多將此視為調節資金面的正常舉措,對短期政策預期仍維持相對穩定。
信息中心報告并稱,當前,投資仍然是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料增長21%左右,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收入較快增長將支撐消費穩步提升,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預計在14.6%。
進出口方面,世界經濟復蘇跡象增強有利于中國外貿平穩運行,但匯率升值壓力增添外貿不確定性,初步預計一季度出口增長8%左右,進口增長6%左右,貿易結構優化趨勢進一步延續;由于投資增速較快、消費和出口基本穩定、工業企業去庫存階段基本接近尾聲,工業生產有望延續回暖勢頭,一季度工業增長料穩步回升至10.5%左右。
在一系列“穩增長”政策支持下,中國經濟去年四季度開始觸底回升,去年全年GDP增速為7.8%,CPI同比上漲2.6%。今年以來中國經濟仍延續增長勢頭,貨幣環境也較去年年底更寬松,1月新增人民幣貸款躍升至逾萬億規模,創三年以來新高,同期社會融資規模寫下歷史峰值。
此外,信息中心還在報告中建議,通過進一步推進人民幣互換規模,擴大人民幣結算范圍,盡量降低匯兌風險,同時引導小型經濟體貨幣與人民幣掛鉤,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化步伐.并通過要素價格改革淘汰落后產能,盡快在全國城市推廣階梯電價、水價、燃氣價格改革.
以下為國家信息中心對一季度主要經濟指標的預估值:
GDP8%左右
CPI2.6%左右
PPI-1.7%左右
固定資產投資21%左右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6%
工業增加值10.5%
出口8%左右
進口6%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