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產業報道】
7月10日上午,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風會,邀請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負責同志等解讀《山東省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5-2027年)》,并回答記者提問。
6月21日,經省政府同意,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等25部門聯合印發了《山東省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5-2027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新聞發言人王茂慶介紹有關情況。
一、文件出臺背景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機器人產業發展,切實發揮工業門類齊全和應用場景豐富的特色優勢,持續加強規劃引領和政策支持,推動全省機器人產業穩步增長,部分產品和技術處于國內領先地位。當前,機器人技術迭代日新月異,展現出多元創新的蓬勃態勢,機器人應用也加速從工業制造向生活服務、醫療康復、特種作業等領域拓展。為進一步搶抓產業發展機遇,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聯合省有關部門(單位)制定印發了《山東省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5-2027年)》。
二、政策主要內容
《行動計劃》共分為總體目標、主要任務、保障措施三大部分,謀劃了未來三年全省推動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目標成效、實施路徑和支持政策。
第一部分,總體目標。到2027年,全省機器人制造產業規模突破500億元,培育產值超20億元的機器人制造領軍企業3家以上,布局建設覆蓋
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和人形機器人四大領域的創新中心和平臺,機器人產業科技創新能力和發展質效明顯提升,打造全國機器人研發制造增長極和應用新高地。
第二部分,主要任務。提出技術創新、主體培育、產業集聚、場景拓展、要素支撐等5大任務。一是推動關鍵技術創新。加快前瞻技術布局,強化平臺建設,支持省級平臺向國家級平臺躍升,加速成果轉化,強化
標準體系建設。二是加快產業主體培育。培育優質企業群體,開展產業鏈精準招商,推動企業提質升級。三是促進產業集聚擴容。建設產業發展高地和特色產業基地,提升公共服務能力,建設機器人訓練場。四是大力拓展應用場景。實施“機器人+”應用行動,強化場景應用創新,促進產業融合發展。五是提升要素支撐效能。擴大高端人才引進,加強產業人才培養,加強財政金融支持。
第三部分,保障措施。持續加強組織領導、督促指導和宣傳推廣,凝聚全省機器人產業發展合力。
三、政策主要特點
(一)注重一體化推進。這次出臺的18條措施,既包含技術創新、產業培育的政策,又包含財金支持、標準建設的政策,還包含人才支撐、應用推廣的政策,形成對機器人產業發展全維度、全周期的支持體系,讓技術、人才、資金等要素在產業發展中高效聯動,不斷催生新的發展動能。
(二)注重前瞻性布局。推動資源要素和創新要素集聚,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精準制定各市機器人產業發展“任務清單”,比如,在濟南打造國內領先的機器人測試驗證平臺,加快發展人形機器人產業布局;青島一體化推進工業、家庭服務、海洋、康養等領域機器人研發制造和集成應用。
(三)注重梯度化培育。圍繞整機、關鍵零部件和智能系統,培育一批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發展一批瞪羚和獨角獸企業,做強頭部領航企業,打造具有生態主導力和全球競爭力的“鏈主”企業,形成梯度培育、梯次成長的良好生態。
總的來講,這次出臺的《行動計劃》含金量高、針對性強、受益面廣。下一步,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將聯合有關部門強化工作落實,不斷加大政策供給、產業協同和應用牽引力度,更好促進全省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同時,也希望廣大記者朋友們持續關心關注,積極幫助宣傳推廣,共同推動各項政策落地見效。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