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行業標準】近日,由之江實驗室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三研究所 、國家智能
傳感器創新中心 、深圳市志奮領科技有限公司 、威凱檢測技術有限公司 、廣東潤宇傳感器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中科銀河芯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海譜納米光學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藍點動力有限公司 、江蘇邦融微電子有限公司 、深圳意杰新技術有限公司 、浙江沃德爾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等單位起草, TC78(全國半導體器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的國家標準計劃《半導體器件 第19-2部分:智能傳感器 驅動智能傳感器低功耗運行的傳感器和電源規范要求》征求意見稿已編制完成,現公開征求意見。
近年來隨著無線通信、集成電路、傳感器等技術飛速發展,使得低成本、低功耗、多功能傳感器大量應用,這些智能傳感器通常具有無線通信、數據采集和處理、協同合作等功能,傳感器網絡是由多個智能傳感器節點組織而成的網絡,因為在軍事、工業、醫療、農業等領域的巨大應用前景而成為近年來的熱點。由于智能傳感器節點通常工作在人們難以觸及的環境中,并且節點電源供應受限,難以補充。
因此有限的電源電量成為制約智能傳感器節點生命周期的關鍵因素,所以降低功耗、延長使用壽命成為智能傳感器設計的核心問題。其中如何通過控制為智能傳感器提供電源達到低功耗設計是重要的解決方案之一,本標準旨在對這個問題提供指南和規范。
智能傳感單元包括智能傳感器、終端模塊和電源三個組成部分,但組件之間連接的控制方案和組件的規格說明的標準化還未充分建立。這一問題導致了目前智能傳感單元中各部件的開發效率不高的現狀。本標準旨在解決這個問題。目前擬由以下2個部分組成:
——第1部分:智能傳感器-智能傳感器的控制方案
——第2部分:智能傳感器-智能傳感器和驅動智能傳感器的電源規范要求
該系列標準等同采用IEC 60747-19系列標準,本文件是該系列標準中的第2部分。智能傳感器網絡是由多個智能傳感單元(包括智能傳感器、終端模塊和電源)節點組織而成的網絡,由于智能傳感器單元通常工作在人們難以觸及的環境中,并且為智能傳感單元供電的電源一般使用獨立電源,難以補充和更換,所以降低功耗、延長使用壽命成為智能傳感單元設計的核心問題,本部分為智能傳感器的低功耗設計提供了指南。
本文件規定了使用獨立電源的低功耗傳感器的設備或模塊的低功耗設計指南,其中,智能傳感單元包括智能傳感器、終端模塊和電源,可以將智能傳感器的輸出數據發送到外部。該部分還提供了智能傳感單元中驅動智能傳感器的電源規格指示指南。在此基礎上,可以從新設計的低功耗智能傳感單元的角度輕松地選擇和組合智能傳感單元的三個組件。
驅動智能傳感器的電源規范要求:
適當地設計一個低功耗智能傳感單元,允許一個獨立電源操作,規范信息的電力供應是一個組件的智能傳感單元也是不可或缺的除了信息智能傳感器的規格在智能傳感單元(最后一章中討論)。在此,對于用于驅動智能傳感器的電源,在數據表中指定了指示其規格的推薦指南。
用于驅動智能傳感器的自主電源類型包括主電池或輔電池,具有或不具有存儲裝置的環境發電裝置,或它們的組合。由于缺乏電力線,這些電源的利用率越來越高。本文提供了直流輸出電源的指示性規范指南,包括用于驅動智能傳感單元中的智能傳感器的自主電源。這些指示性準則中建議使用的項目如下。
a) 供電能力(來自蓄電池和(或)存儲設備)及其測量條件;
b) 輸出電壓及其變化;
c) 最大供應電流;
d) 漏電電流(漏電電流,包括自放電);
e) 操作溫度范圍;
f) 運行溫度范圍內各特性的溫度依賴性;如每個特征都與溫度有關,則當操作溫度范圍分為低、中、高三個等級時,至少有三種典型溫度特征表示為低、中、高三個等級。
g) 其他電源特性,如紋波特性、輸出阻抗特性、壽命特性、充放電次數有限等也相應給出;
h) 如果應用標準存在,則說明應用標準的信息;
i) 以適當的方式報告發電元件的發電特性(利用每一發電裝置的標準);
j) 關于實現(或不實現)電源線的信息,以及在實現該電源線的情況下的信號規范(可以使用模擬信號或數字信號);
k) 關于實施(或不實施)信號線的信息,以輸出關于存儲設備剩余數量的信息,以及在實現該信號線的情況下的信號規范(可以使用模擬信號或數字信號);
l) 信號線實現(或不實現)的信息,以輸出剩余電量的信息,以及實現該信號線時的信號規格(可以使用模擬信號或數字信號);
m) 關于實現(或不實現)信號線的信息,以輸出關于發電裝置輸出功率的信息,以及在實現該信號線的情況下的信號規范(可以使用模擬信號或數字信號)。
更多詳情內容請見附件。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