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行業標準】遼寧省《云計算專業技能人才培養與評價規范》地方標準已經通過技術審查并形成報批稿,擬對外正式發布,現公開征求意見。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本文件起草單位:沈陽職業技術學院、沈陽華睿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東北大學、遼寧生態工程職業學院、沈陽工程學院、沈陽城市建設學院、沈陽牛艾科技有限公司、遼寧省大數據管理中心(遼寧省信息中心)、遼寧省檢驗檢測認證中心。
本文件明確了云計算專業技能人才培養的基本原則、培養目標、培養組織,對職業分類和等級、各職業要求和評價以及評價過程作出了規定。本文件適用于云計算專業技能人才的培養與評價。
基本原則:
1.精準性原則
在云計算專業技能人才培養過程中,應以企業需求為中心,強化人才供需精準、人崗匹配精準、教學過程銜接精準、培訓課程設置精準。
2.職業發展原則
培養對象應具備企業崗位專項能力和面向行業的通用職業能力,更注重培養人才的終身學習能力和未來職業發展能力。
3.教育共同體原則
應構建學校和企業互惠合作的工作機制,雙方投入優勢資源保障教育教學的實施開展,既實現學校對高質量專業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目標,又滿足企業對人才的需求。
培養目標:
對于云計算專業技能人才宜采用產學一體的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旨在讓培養對象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適應新型互聯網行業的發展需求,具有較強的云計算專業技術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掌握創新創業技術技能,具體如下:
a)貫徹教育方針,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全面發展;
b)具有良好的“團隊協作、網絡道德、愛崗敬業、和諧發展”等職業精神、職業規范和人文社會科學素養;
c)掌握計算機技術云計算領域的基礎理論知識;
d)具備
服務器、資源虛擬化、分布式存儲等基本技術;
e)能熟練進行云計算系統的規劃設計、搭建部署、運營維護、開發和利用;
f)具備分析解決云計算領域實際問題和技術的應用能力;
g)具備正確的擇業觀和創新創業意識,掌握基本的創新創業能力
學習領域課程設置:
由學校專任教師開發實施,參考《云計算工程技術人員》中的專業能力和相關知識要求,對云計算專業課程進行設置。設置要求如下:
a)課程內容設計應圍繞云計算專業技能人才的專業核心能力開展,包括以下兩個維度:
1)公共基礎課程;
2)專業(技能)課程。
b)每門課程應根據課程重要程度、課程內容、行業主管部門管理要求設置學時,1個學時的授課時長不應低于45分鐘。
專任教師:
在學校,專任教師負責學習領域課程的開發、教學實施以及實訓指導,負責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基本職業技能以及人文素養,應具備以下能力和資質:
a)具有一定年限的云計算領域的相關工作經歷或者實踐經驗;
b)具有云計算職業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等級或云計算專業中級及以上職稱;
c)取得教師資格證書;
d)具有云計算領域專業理論知識;
e)能夠根據崗位任務開發教學內容,制定教學計劃,根據生產、服務流程設計完整的
教學過程;
f)熟練掌握云計算專業實際操作技能;
g)具備現場管理、安全管理、設備管理等實驗室管理經驗;
h)能夠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i)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操守。
實驗環境搭建:
建設云計算實驗室需要配置各種硬件設備和軟件,具體如下:
a)服務器:應使用高性能的服務器來支持大規模的計算任務和數據存儲,如公有云平臺、私有云平臺等;
b)虛擬化平臺:應使用虛擬化平臺來管理和調度虛擬化資源,如虛擬服務器、虛擬網絡和虛擬存儲等;
c)容器平臺:應使用容器平臺來部署和運行容器化應用程序,便于大幅度提高應用程序的可用性和運行效率;
d)云存儲平臺:應使用云存儲平臺,通過云端進行管理和備份,便于大幅度提高數據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e)網絡設備:應使用網絡設備來構建網絡環境,包括路由器、交換機、防火墻等,用于構建局域網和廣域網,并提供互聯網接入服務;
f)存儲設備:應使用存儲設備來存儲數據,包括磁盤陣列、固態硬盤等,用于存儲數據并提供數據備份和恢復服務;
g)安全設備:應使用安全設備來保障數據的安全和保密,包括防火墻、入侵檢測系統、殺毒軟件等,用于保護實驗室的網絡和數據安全。
評價方式:
應定期對云計算專業技能人才的各項能力進行評價,評價方式如下:
a)知識:應通過筆試、機考等方式進行評價;
b)技能:應通過筆試、答辯等方式進行評價;
c)素養:應通過學習過程中的行為數據進行過程性和總結性評價;
d)經驗:應通過實踐履歷數據進行評價。
基于評價結果,組織或個人應根據職業分類和專業技能人才能力要求,按照本文件中第6章內容,制定云計算專業技能人才能力培養計劃,并由符合要求的師資隊伍實施培養活動。
更多詳情請見附件。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