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行業政策】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央網信辦、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國人民銀行、國務院國資委等六部門聯合印發《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下稱《行動計劃》)。
《行動計劃》提出:到2025年,計算力方面,算力規模超過300 EFLOPS,智能算力占比達到35%,東西部算力平衡協調發展。運載力方面,國家樞紐節點數據中心集群間基本實現不高于理論時延1.5倍的直連網絡傳輸,重點應用場所光傳送網(OTN)覆蓋率達到80%,骨干網、城域網全面支持IPv6,SRv6等創新技術使用占比達到40%。存儲力方面,存儲總量超過1800EB,先進存儲容量占比達到30%以上,重點行業核心數據、重要數據災備覆蓋率達到100%。應用賦能方面,打造一批算力新業務、新模式、新業態,工業、金融等領域算力滲透率顯著提升,醫療、交通等領域應用實現規模化復制推廣,能源、教育等領域應用范圍進一步擴大。每個重點領域打造30個以上應用標桿。
《行動計劃》共部署25項重點任務,在完善算力綜合供給體系方面,從建設布局、算力結構、異構協同、標準體系等方面進行部署;在提升算力高效運載能力方面,從運載質量、接入網絡、算力調度等方面進行部署;在強化存力高效靈活保障方面,從存力技術、存儲產業和存算網協同等方面進行部署;在深化算力賦能行業應用方面,重點在工業、教育、金融、交通、醫療和能源等方面進行了工作部署;在促進綠色低碳算力發展方面,從提升算力碳效水平、引導市場應用、賦能行業發展等方面進行了部署;在加強安全保障能力建設方面,從提升網絡安全、強化數據安全、推薦供應鏈安全等方面進行部署。
《行動計劃》多方面統籌考慮算力供給建設,從算力設施布局、算力結構配置、邊緣算力部署、標準體系建設等方面進行引導,提升算力綜合供給能力。一是優化算力設施建設布局。促進東西部地區算力高效互補和協同聯動;加強對數據中心上架率等指標的監測,指導整體上架率低于50%的區域規劃新建項目加強論證;支持我國企業“走出去”,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為重點布局海外算力設施。二是推動算力結構多元配置。推動算力資源多元發展,逐步提升智能算力占比;推動智能算力與通用算力協同,滿足不同類型算力業務需求。三是加速邊緣算力協同部署。推動“云邊端”算力泛在化分布、協同發展,支撐低時延業務應用;加快行業算力建設布局,支撐傳統行業數字化轉型。四是構建算力標準體系。加快研制面向算力業務需求的基礎共性標準,完善相關要求和技術方法,同步探索支持算網融合產業化發展的標準建設。五是開展算力供給提升行動。開展國家算力中心典型案例遴選,舉辦中國算力大會,發布《中國綜合算力指數》。
《行動計劃》從存儲技術、存儲產業和存算網協同等方面,對強化存力高效靈活保障進行部署。
一是加速存力技術研發應用。促進全閃存、藍光存儲等存儲技術的創新發展,緊抓存儲閃存化升級的機遇,實現算力中心存力與存儲產業的共同發展。
二是持續提升存儲產業能力。通過關鍵存儲部件自主研發能力的提升,推動存儲產業上下游協同發展,支撐算力中心存儲建設。
三是推動存算網協同發展。在技術上推動存算網協同相關技術研發,在算力中心建設上合理配置存算比例,在應用上支撐數據在算力中心內及算力中心間的高效流動。
四是開展存算協同發展行動。進行數據中心存儲能力成熟度研究,鼓勵使用自主存儲設備,發布《中國存力發展報告》。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