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會議報道】7月16日,2023中國產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內蒙古)在呼和浩特舉行。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書記、部長金壯龍出席活動開幕式并致辭,副部長徐曉蘭,總經濟師、辦公廳主任高東升出席活動。
金壯龍指出,黨中央高度重視產業轉移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發展格局以現代化產業體系為基礎,經濟循環暢通需要各產業有序鏈接、高效暢通,要優化生產力布局,推動重點產業在國內外有序轉移,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競爭力強的現代化產業體系。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產業空間布局不斷優化,產業轉移規模持續擴大,中部地區在承接產業轉移中的“領頭雁”作用更加凸顯,西部地區承接新興產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的步伐明顯加快,東部地區承接全球價值鏈高端環節成效顯著,東北地區加快產業轉型升級不斷取得新進展。在產業轉移的過程中,我國產業集聚集群發展水平加速提升,截至目前,全國已形成445個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45個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成為引領帶動區域產業差異化特色化發展、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載體。
金壯龍強調,推進產業有序轉移,是優化生產力空間布局、保護完整產業體系的內在要求,是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重要舉措。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深入實施“十四五”系列規劃和促進制造業有序轉移的指導意見,以舉辦產業轉移對接活動為重要抓手,堅持市場導向、政府引導、自愿合作,引導產業有序轉移,促進形成區域合理分工、聯動發展的制造業發展格局,為建設具有完整性、先進性、安全性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有力支撐。
推進產業梯度轉移。落實《制造業轉移發展指導目錄》,支持各地發揮比較優勢,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做優做強做大特色優勢產業,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和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加強產業對接合作。堅持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精心組織對接活動,引導各地著眼優勢產業鏈配套需求,結合自然稟賦、產業基礎、要素環境,深化供需對接,促進重大項目簽約落地。發揮國家產業轉移信息服務平臺作用,加強互聯互通,形成線上線下對接合力。
創新區域合作機制。支持探索托管、共建等產業轉移合作新模式,推廣典型經驗,促進共享共贏。聚焦制造業穩鏈強鏈補鏈,充分發揮企業、園區、協會、
科研院所、高校等各方作用,促進科技、產業、金融、人才等深度融合、協同發展。
著力優化營商環境。以市場主體需求為導向,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良好環境。希望各地加強簽約項目的跟蹤服務,協調解決項目推進中的要素保障、政策落實等問題,推動簽約項目早投資、早落地、早見效,實現轉移項目“接得穩、留得住、長得好”。
本次活動是2023中國產業轉移發展系列對接活動第二場,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圍繞金屬新材料、新型化工、新能源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等內蒙古優勢產業鏈,開展地市推介、政企對接、專家解讀、項目簽約等。有關地方政府、重點企業、行業協會、產業園區,以及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司局、部屬事業單位等代表千余人參加活動。
期間,金壯龍赴內蒙古自治區通信管理局調研,觀看了5G+智慧礦山應用遠程演示,了解呼和浩特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建設情況,聽取主題教育開展情況匯報,代表部黨組向通信管理局全體干部職工表示慰問。金壯龍對管局開展主題教育取得的成效給予充分肯定,強調要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進一步增強“現代化建設、信息化先行”的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履職盡責、攻堅克難,扎扎實實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落實到信息通信業發展戰略、規劃、政策、
標準的制定實施中。要鼓足干事創業的精氣神,結合地方實際,深入實施“十四五”系列規劃,統籌推進發展、監管、安全各項工作,加快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培育壯大5G、工業互聯網、大數據等新興產業,不斷提升網絡安全綜合保障水平,以推動信息通信業高質量發展的新成效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金壯龍還調研了呼和浩特中環產業園及電子信息領域重點企業。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