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行業政策】近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印發《關于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
通知表明,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的決策部署,引導中小企業走“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發展道路,助力制造業強鏈補鏈延鏈,加快補短板、鍛長板,為湖北省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提供有力支撐,制定《若干措施》。
《若干措施》從建立梯度培育體系、支持提升創新能力、提升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水平、加強質量品牌建設、促進融通發展、推動數字化轉型、強化上市培育、加強人才支撐、加強財政金融支持、加強精準服務、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宣傳引導等十二個方面入手,對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制定了具體舉措。
《若干措施》提出,按照“儲備一批、培育一批、提升一批”的原則,實行梯次培育、動態管理,建立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到“十四五”末,創新型中小企業數量達到10000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達到5000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到500家以上。
創新能力提升方面,加強研發機構建設,支持有條件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建設企業技術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科技研發中心,推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研發機構和創新團隊全覆蓋。對牽頭建設研發中心、創新平臺3年內建設費用達到2000萬元以上的,省級按照10%比例給予最高500萬元補貼;對獲批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國家產業創新中心、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的,一次性補助建設經費不低于1000萬元;獲批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的,一次性補助建設經費500萬元;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積極參與重大項目攻關,對完成省級“揭榜掛帥”的項目按相關政策規定給予最高1000萬元獎勵。
《若干措施》著力推動數字化轉型。
支持開展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面向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開展標準宣貫、現場診斷和供需對接,推廣一批應用場景,培育智能制造新模式,率先建設標準化智能車間和智能工廠,形成具有示范引領效應的智能制造“樣板工廠”。 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運用5G、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對研發設計、采購供應、倉儲管理、生產制造、售后服務等生產經營環節實施數字化改造。
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建設應用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節點,對完成與國家頂級節點對接的專精特新企業所建二級節點,根據接入企業數、標識注冊量、解析量和應用成效等開展績效考核,擇優給予資金獎勵,最高不超過100萬元;鼓勵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接入二級節點,開展基于標識解析的產品追溯、供應鏈管理等典型應用。
落實工信部和財政部聯合開展的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工作,遴選推出一批省級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服務平臺,鼓勵各地比照國家政策予以獎補,支持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服務平臺聚焦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需求,打造一批小型化、快速化、輕量化、精準化的數字化系統解決方案和產品,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數字化轉型典型模式。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