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標準】近日,國家標準計劃《電磁兼容 試驗和測量技術 電能質量測量方法》編制完成并征求意見,時間截止到2023年3月5日。主要起草單位有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該標準2012年首次發布為GB/T 17626.30-2012,本次為第一次修訂。
電磁兼容性是電氣和電子設備或系統在其電磁環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對該環境中任何事物構成不能承受的電磁騷擾的能力。電磁兼容問題是影響環境及產品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標準化工作已引起國內外的普遍關注。在這方面,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制定的IEC 61000系列出版物是制造業、信息產業、電工電氣工程及能源、交通運輸業、社會事業及健康、消費品質量安全等領域中的通用標準,分為綜述、環境、限值、試驗和測量技術、安裝和減緩導則、通用標準六大類。我國已經針對該系列出版物開展了國內轉化工作,并建立了相應的國家標準體系。
在該標準體系中,GB/T17626《電磁兼容 試驗和測量技術》是關于電磁兼容領域試驗和測量技術方面的基礎性標準,旨在描述傳導騷擾、輻射騷擾等電磁兼容現象的抗擾度試驗等內容,擬由39個部分構成。
我國在2012年發布了GB/T 17626.30,規定了標稱基波頻率為50Hz的交流供電系統中電能質量參數測量方法及測量結果的處理。GB/T 17626.30—2012對應 IEC 61000-4-30:2008,發布實施己10年,新版標準IEC61000-4-30:2015的主要技術內容發生了重要變化,如增加了快速電壓變化測量方法、增加了性能驗證有關內容等。鑒于此,確有必要修訂GB/T 17626.30,以不斷適應國內外相關技術內容的新變化。
本次GB/T 17626.30的制定,規定了標稱基波頻率為50Hz的交流供電系統中電能質量參數測量方法及測量結果的處理,明確了試驗參數,規定了相應的試驗方法,增加了快速電壓變化〈RVC)測量方法及性能驗證有關內容和2kHz至150kHz范圍內的傳導發射相關內容等,從而提高了電能質量測量方法的準確性,進一步規范國內電能質量測量。
本文件規定了標稱基波頻率為50Hz的交流供電系統中電能質量參數測量方法及測量結果的處理。各有關參數的測量方法均采用能提供可靠且可重復的結果的術語描述,但不涉及測量方法的實現手段。本文件涉及的是現場測量方法。
本文件所涵蓋的參數測量僅限電力系統中的傳導現象。本文件涉及的電能質量參數是指電網頻率、供電電壓幅值、閃爍、供電電壓暫降和暫升、電壓中斷、瞬態電壓、供電電壓不平衡、電壓諧波和間譜波、供電電壓中的載波信號、快速電壓變化以及電流。2 klz~150 kHz范圍內的傳導發射的考慮見附錄C(資料性附錄),正偏離和負偏離的考慮參見附錄D(資料性附錄)。根據測量目的的不同,可能需要對上述全部參數或部分參數進行測量。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