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標準】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發布2022年度廣西地方計量技術規范制修訂計劃的通告》(2021年第200期),廣西壯族自治區計量檢測研究院已完成《等電位測試儀校準規范》計量技術規范起草工作。根據有關規定,現向社會公眾公開征求意見。
等電位測試儀主要由恒流源、電壓測量單元、顯示單元等組成。工作時,恒流源施加于被測等電位連接導體上,測量連接導體的電壓降,通過電壓與電流的比值得到等電位電阻值。部分測試儀還具有交直流電壓測量功能。
等電位測試儀用于測量建筑物中的金屬構件之間的等電位連接電阻,各種電氣設備與地網地極間的連接導體的電阻。等電位測試儀是電力系統、軌道交通等諸多用電行業部門進行現場檢測金屬構件聯結質量不可或缺的儀器設備,使用頻繁,且每年有著較大的溯源需求。制定本規范的目的在于提供一套完整可行的計量校準方法、依據,以確保該類儀器的數據準確、量值可靠。現階段,我國并沒有相關的國家檢定規程或校準規范發布,關于等電位測試儀,國內大多參照近似的直流低
電阻表、數字多用表等校準規范進行計量檢測。
本規范依據JJF 1071-2010《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JJF 1001-2011《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JJF 1059.1-2012《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編制。本規范參考JJG 837-2004 直流低電阻表;JJF 1587-2016 數字多用表;GB/T 17949.1-2000 接地系統的土壤電阻率、接地阻抗和地面電位測量導則 第1部分:常規測量;GB/T 21431-2015 建筑物防雷裝置檢測技術規范;GB 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等文件編制而成。
依據JJF 1071-2010《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本規范主要內容包括:范圍;引用文件;術語;概述;計量特性;校準條件;校準項目和校準方法;校準結果表達;復校時間間隔以及附錄A、B、C等內容。
1.范圍
本節規定了本規范的適用范圍。本規范適用于等電位測試儀(等電位連接電阻測試儀)的校準,其電阻測量范圍0.01Ω~100kΩ,直流電壓測量范圍0.1V~1000V,工頻交流電壓測量范圍0.1V~750V。
2.引用文件
本節列出了與本規范內容相關的標準。引用的原則為:對于本規范內容有關的主要JJG、JJF、GB均逐條列出。
3.術語
本節列舉規范中出現的術語。
4.概述
本節主要介紹了校準規范中適用的等電位測試儀的組成結構及工作原理。
5.計量特性
本節對等電位測試儀電阻、電壓的最大允許誤差作了相應的要求。
6.校準條件
本節對等電位測試儀的校準條件做出了要求,包括環境溫度、相對濕度和校準所需的標準設備。
環境溫度、相對濕度:
依據JJG 837-2004環境溫度為( 20±2)℃,相對濕度(25~75)%RH。
校準用標準設備:
校準測試儀時,由計量標準器、輔助設備及環境條件等因素引起的擴展不確定度(k=2)應不大于被校測試儀最大允許誤差絕對值的1/3。直流標準電阻器允許誤差應不超過被校測試儀最大允許誤差的1/5,額定電流應大于校準時使用的工作電流,測量范圍應覆蓋被校測試儀的量限,調節細度應不低于被校測試儀最大允許誤差的1/10。交直流電壓標準源允許誤差應不超過被校測試儀電壓最大允許誤差的1/3。根據所采用的校準方法,所需要的測量標準及其他設備的類型從表1中選取,也可使用其他符合要求的計量器具作為標準設備。
7.校準項目和校準方法
本節給出了等電位測試儀的校準項目,包括外觀檢查、通電檢查,電阻示值誤差,電壓示值誤差,同時給出了各項目的校準方法。
8.校準結果表達
本節給出了校準證書應包括的信息以及原始記錄格式。校準證書的格式可以參照附錄C,原始記錄格式可以參照附錄B,附錄A為不確定度評定實例。
9.復校時間間隔
本節給出了等電位測試儀的復校時間間隔。復校時間間隔由用戶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建議一般不超過1年,修理和調整后,應隨時校準。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