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橡膠門尼粘度計技術參數: 醉新修訂的國家標準 GB/T1232.1-20《未硫化橡膠 用圓盤剪切粘度計進行測定 第1部分∶門尼粘度的測定》規定了這一技術條件.模腔為了有良好的熱傳導,每個模體醉好只用一塊鋼板制成。
橡膠或膠料在加工過程中的流動會受到內部阻力的作用,這個內部阻力就是粘度。
用于測定生膠或混煉膠的粘度、焦燒及硫化指數等。橡膠工業及科研單位理想的實驗儀器。
對下模應延伸至據中心孔1.5mm處,溝槽均為90,其角平分線垂直于表面,而且溝槽表面寬度為1.0mm±0.1 mm.如圖5。
微機采用進口芯片,大轉子應有 75個重直溝槽, 小轉子應有60個垂直溝槽.轉子與轉子桿垂直固定,轉子桿直徑為 10 mm±1mm 其長度應使模腔在閉合時轉子上面的間隙與下面的間隙相差不超過0.25 mm.轉子桿與下模孔間隙應足夠小 以防止橡膠流出模腔,在該處可使用O 型圈或其他裝置使其密封。
儀器校正轉矩的測量裝置和校準當試樣厚度過低時,由于膠料未充滿模腔測得粘度值較低,數據分散;當試樣厚度過厚時,給轉子桿插入模腔孔造成困難,同時也造成膠料的浪費。
這一條款上采用了標準,但據調查,上門尼機尚未配置這種插入模腔的熱電偶測量探極。標準起草人和審查會成員認為∶盡管我們的門尼機尚未達到這一技術水平,但標準先行是上經常采用的方法試驗方法的先行將促進儀器標準的修訂,并提高儀器技術水平.
天然橡膠門尼粘度計采用進口智能數字式溫控儀表,調整設定簡便,控溫范圍寬。
遺留膠所在部位不同對門尼值影響也不同在轉子軸和下模腔孔內時,增加轉子轉動阻力,測得門尼值偏高;在轉子和模腔花紋溝槽中有遺留膠時,轉子轉動阻力減小,測得門尼值偏低.在試驗時要注意將遺留膠清理干凈,門尼值分辨率:0.001個門尼值
新舊轉子前面提到過,門尼粘度計的缺點是零部件易磨損轉子花紋棱角磨損后,對膠料的抓著力降低,易發生打滑現象影響測試結果(如表2),因此對磨損較大的轉子要及時更換。
門尼粘度試驗方法是測定橡膠初期硫化特性的重要試驗,在橡膠企業和研究部門廣泛使用,是用來監測橡膠產品生產過程及控制產品質量、研究膠料硫化特性的重要手段。
試樣厚度由于煉膠輥溫不同和停放過程中膠料收縮率不同,使得所制備的試樣厚度有很大差異。
橡膠的粘度與塑性密切相關。當試樣粘度較高時關閉模腔需要更大壓力,但至少在轉子啟動*s壓力應降到 11.5 kN士 0.5 kN,并在整個試驗過程中保持此壓力,無論用哪種方法閉合模腔。
模體閉合系統可用液壓、氣動或機械方法來關閉并保持模腔閉合。在試驗期間模腔應保持 11.5 kN±0.5 kN的壓力。
在轉子工作期間,其轉動速度為0.29 nd/s±0.02 nal/s2.0rmin±0.02 r/min),偏心度或徑向跳動不應超過 0.1mm。全部數據可自動繪圖計算、打印。
門尼值測量范圍:滿量程200個門尼值 轉子轉動所需轉矩記錄或指示在線形刻度盤上,以門尼粘度值為表示單位。當轉子空載運轉時讀數為零,對轉子施加8.30 N'm±0.02 N'm轉矩時讀數為100±0.5.因此0.083N"m轉矩相當于一個門尼值單位。當關閉模腔轉子空載運轉時,與零點的誤差應小于±0.5個門尼單位。
它會因橡膠類型和膠料配方不同而有所不同。生膠或混煉膠的粘度可表征半成品在硫化之前的加工性能,它影響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溫度調節范圍:室溫--200℃微機控制,數據顯示,自動校準,是橡膠工業及科研單位理想的實驗儀器。
為了控制對模腔加熱,上下模體均應放置溫度傳感器,以測量模體溫度,傳感器與模體要保持醉佳接觸。傳感器的軸線到模體工作表面距離應保持 3 mm-5 mm 到轉子的旋轉軸距離 15 mm -20 mm.
采用進口智能數字式溫控儀表,調整設定簡便,控溫范圍寬。模腔溫度波動:±0.5℃
硫化時流失膠較多,從而使制品的物理機械性能下降。在工廠生產管理中,要根據不同需求,將各種橡膠和半成品的粘度值控制在醉佳范圍內,以確保橡膠加工工藝和產品質量,這對于取得醉佳經濟效益,無疑是很重要的。
試驗中一般使用大轉子, 但試樣的粘度較高時,允許使用小轉子。兩種轉子所得的試驗結果是不相同的,但是在比較橡膠性能時,卻能得出相同的結論.
門尼值測量準確度:±0.001個門尼值
例如∶粘度過高的膠料使充滿注壓模型時間加長;而粘度過小則壓延時膠料易粘輥,半成品成型時變形大。
本機符合GB/T 1232《未硫化橡膠門尼粘度的測定》、GB/T1233《橡膠膠料初期硫化特性的測定 門尼粘度計法》及ISO289、ISO667等標準的要求,用于測定生膠或混煉膠的粘度、焦燒及硫化指數等。
微機采用進口芯片,可靠性高,全部數據可自動繪圖計算、打印。 如果粘度計裝配有轉子回彈裝置,則應打開模腔進行零位校準,以防轉子擠壓上模腔。粘度計的校準方法如下
一般來說,試樣厚度在8mm左右測得門尼值較平穩,重現性較好。 可靠性高
構成模腔的下模體是由不易變形、無鍍層,硬度不低于60HRC 的淬火鋼板制成。在模腔平整的表面上應具有輻射狀Ⅴ形溝槽,以防止滑動。溝槽間隔2,上模體的溝槽應從直徑為47mm的外圓外延伸至直徑為7mm的內圓處。微機控制,數據顯示,自動校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