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鉑熱電阻
來源:安徽遠洋儀表電纜有限公司
2013年08月15日 13:56
解放初期,國內僅在沿海城市有幾個修配廠。1956年隨著新中國156個大型建設項目的開工,我國從原來民主德國引進技術生產鉑熱電阻,由西安儀表廠*生產。當時只有玻璃骨架,因為需要玻璃和鉑絲的膨脹系數一致,玻璃委托北京玻璃廠生產。在計劃經濟時代,鉑絲是稀有貴金屬,是國家??匚镔Y,由*計劃調配。隨有了北玻拿玻璃換鉑絲,然后北玻掌握這項技術。隨后是兄弟廠傳幫帶,上儀和川儀掌握這項技術。改革開放初期80年代,西儀的老一輩專家退休后回到家鄉江蘇利用這項技術辦企業,隨后星星之火成燎原。
熱電阻是把溫度變化轉換為電阻值變化的一次元件,通常需要把電阻信號通過引線傳遞到計算機控制裝置或者其它一次儀表上。工業用熱電阻安裝在生產現場,與控制室之間存在一定的距離,因此熱電阻的引線對測量結果會有較大的影響。
熱電阻是利用鉑絲的電阻值隨著溫度的變化而變化這一基本原理設計和制作的,按0℃時的電阻值R(℃)的大小分為10歐姆(分度號為Pt10)和100歐姆(分度號為Pt100)等,測溫范圍較大,適合于-200~850℃.10歐姆鉑熱電阻的感溫原件是用較粗的鉑絲繞制而成,耐溫性能明顯優于100歐姆的鉑熱電阻,主要用于650℃以上的溫區:100歐姆鉑熱電阻主要用于650℃以下的溫區,雖也可用于650℃以上溫區,但在650℃以上溫區不允許有*誤差。100歐姆鉑熱電阻的分辨率比10歐姆鉑熱電阻的分辨率大10倍,對二次儀表的要求相應地一個數量級,因此在650℃以下溫區測溫應盡量選用100歐姆鉑熱電阻。
感溫元件骨架的材質也是決定鉑熱電阻使用溫區的主要因素,見的感溫元件有陶瓷元件,玻璃元件,云母元件,它們是由鉑絲分別繞在陶瓷骨架,玻璃骨架,云母骨架上再經過復雜的工藝加工而成。由于骨架材料本身的性能不同,陶瓷元件適用于850℃以下溫區,玻璃元件適用于550℃以下溫區。近年來市場上出現了大量的厚膜和薄膜鉑熱電阻感溫元件,厚膜鉑熱電阻元件是用鉑漿料印刷在玻璃或陶瓷底板上,薄膜鉑熱電阻元件是用鉑漿料濺射在玻璃或陶瓷底板上,再經光刻加工而成,這種感溫元件僅適用于-70~500℃溫區,但這種感溫元件用料省,可機械化大批量生產,效率高,價格便宜。
就結構而言,鉑熱電阻還可以分為工業鉑熱電阻和鎧裝鉑熱電阻。工業鉑熱電阻也叫裝配鉑熱電阻,即是將鉑熱電阻感溫元件焊上引線組裝在一端封閉的金屬管或陶瓷管內,再安裝上接線盒而成;鎧裝鉑熱電阻是將鉑熱電阻元件,過渡引線,絕緣粉組裝在不銹鋼管內再經模具拉實的整體,具有堅實,抗震,可繞,線徑小,使用安裝方便等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