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氣象站是校園科普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通過實際觀測和學習,激發學生對氣象科學的興趣,培養他們的科學素養和實踐能力。【HC-XQ2】【小學氣象站生產廠家,環境監測設備供應商,選山東恒測,品質有保障!】
一、功能
1. 氣象數據采集:通過氣象傳感器,采集校園內的溫度、濕度、風速、風向、氣壓、雨量等氣象數據。
2. 數據存儲與傳輸:采集到的數據會存儲在設備中,并可通過網絡傳輸到學校的計算機房或監控平臺,方便師生隨時查看。
3. 氣象科普教育:結合小學教學內容,幫助學生了解物候和天氣現象,看懂電視氣象預報,掌握氣象自然災害的正確避險和防范知識。
4. 實踐活動平臺:為學生提供實踐操作的機會,如氣象觀測、數據記錄等,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科學探究精神。
二、設備
1. 氣象傳感器:包括風速傳感器、風向傳感器、大氣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氣壓傳感器、雨量傳感器等。
2. 百葉箱:用于安置溫度和濕度儀器,防止太陽直射和地面反射,保護儀器。
3. 數據采集記錄儀:集數據采集、存儲、傳輸和管理于一體,可存儲一年以上的氣象數據。
4. 氣象科普軟件平臺:提供實時氣象數據查看、曲線生成、數據分析對比等功能。
5. 供電系統:通常采用太陽能供電,環保且可持續。
6. 安裝支架和避雷設施:用于固定設備并保護其免受雷擊。
7. LED氣象顯示屏:可定制,用于實時展示氣象數據。
三、教育價值與實踐應用
1. 科學素養培養
(1)知識轉化:學生通過觀測溫度、濕度等數據,理解天氣變化規律,將課本知識應用于實際。
(2)數據分析能力:通過記錄氣溫變化曲線、風速差異等,培養數據整理與趨勢分析能力。
93科學探究精神:鼓勵學生提出“為何今日溫度驟升”“風速突變原因”等問題,引導自主探索。
2. 防災減災教育
(1)介紹氣象災害(如暴雨、臺風)的形成原因、預警信號及防范措施,提升學生安全意識。
(2)模擬JD天氣場景,組織應急演練,強化實踐應對能力。
3. 跨學科融合教學
(1)數學:計算降雨量、統計氣溫數據;
(2)地理:分析風向與地形的關系;
(3)信息技術:學習數據采集系統與物聯網技術。
4. 校園文化與活動創新
(1)舉辦氣象知識競賽、觀測比賽、繪畫展等活動,激發學生參與熱情。
(2)開設《小小氣象員》課程,組建興趣社團,開展長期觀測項目。
四、選址與布局
1. 選址:應選擇校園內空曠、開闊且無遮擋的區域,如操場角落或教學樓天臺,確保數據的準確性。
2. 布局:場地內應鋪設人工草地,通往觀測儀器處需鋪設硬化小路,四周設置圍欄。
免責聲明
客服熱線: 15267989561
加盟熱線: 15267989561
媒體合作: 0571-87759945
投訴熱線: 0571-87759942
下載儀表站APP
Ybzhan手機版
Ybzhan公眾號
Ybzhan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