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氧傳感器是用于測量水中溶解氧含量的關鍵設備,廣泛應用于水質監(jiān)測、污水處理、水產養(yǎng)殖等領域。正確使用不僅能保證數(shù)據(jù)準確性,還能延長傳感器壽命。以下是其正確使用的詳細步驟和注意事項:一、使用前的準備1. 了解傳感器類型及適用場景 溶解氧傳感器主要分為電化學法(如極譜式、原電池式)和光學法(熒光法),需根據(jù)測量需求選擇: - 電化學傳感器:成本較低,但需定期更換電解液和膜片,適用于常規(guī)水質監(jiān)測。 - 光學傳感器:無需頻繁維護,抗干擾性強,適用于復雜水體(如含油污、高濁度水),但價格較高。2. 檢查設備狀態(tài) - 外觀:確認傳感器探頭無破損、膜片(電化學)無褶皺或污染,電纜線無破損。 - 校準狀態(tài):查看是否在校準有效期內(建議每次使用前校準,或按說明書定期校準)。 - 配套設備:確保主機(如水質檢測儀、PLC系統(tǒng))電量充足、連接接口匹配。3. 校準傳感器 校準是保證數(shù)據(jù)準確的核心步驟,常用**空氣校準法**和**飽和溶液校準法**: - 空氣校準(推薦): 1. 將傳感器置于清潔、干燥的空氣中(避免陽光直射和氣流劇烈處),確保探頭遠離氣體源(如二氧化碳鋼瓶)。 2. 等待10-15分鐘,待讀數(shù)穩(wěn)定后,按主機提示進入“空氣校準”模式,輸入當前環(huán)境溫度和氣壓(或由設備自動獲取),完成校準。 - 飽和溶液校準: 1. 準備已知溶解氧濃度的飽和溶液(如25℃下的蒸餾水飽和氧約為8.24mg/L),將傳感器浸入溶液中,避免氣泡附著在探頭上。 2. 待讀數(shù)穩(wěn)定后,輸入標準值完成校準。二、現(xiàn)場測量操作1. 樣品預處理(如需) - 若測量水體含大量懸浮顆粒、油污或氣泡,需先過濾或靜置,避免探頭被污染或氣泡干擾讀數(shù)。 - 對于高溫或低溫水體,建議讓水樣與傳感器溫度平衡(5-10分鐘),減少溫度驟變對測量的影響(部分傳感器帶溫度補償功能,但平衡后更準確)。2. 傳感器浸入方式 - 探頭應浸入水中,深度以膜片(電化學)或熒光帽(光學)沒入為準,避免接觸容器底部或壁面。 - 測量時輕輕攪動傳感器或讓水體緩慢流動,防止探頭周圍形成“缺氧區(qū)”(尤其在低流速水體中),但避免劇烈攪拌產生氣泡。3. 讀數(shù)與記錄 - 等待讀數(shù)穩(wěn)定(通常30秒至2分鐘,視水體情況而定),記錄溶解氧值(mg/L或%飽和度)、測量溫度和時間。 - 若多次測量偏差較大,需檢查傳感器是否污染或校準失效,必要時重新校準。 三、使用后的維護與保養(yǎng)1. 清潔傳感器 - 電化學傳感器:用軟布或清水輕輕擦拭膜片,去除表面污垢;若有油污,可用少量酒精擦拭后晾干(避免酒精滲入膜片內部)。 - 光學傳感器:用專用清潔布擦拭熒光帽,避免刮傷;若有生物附著(如藻類),可用(10%)浸泡片刻后沖洗。2. 儲存方法 - 短期儲存(1周內):將傳感器置于干燥、陰涼處,電化學傳感器可保持膜片濕潤(避免干涸開裂)。 - 長期儲存(1個月以上):電化學傳感器需取出膜片和電解液,清洗后干燥存放;光學傳感器需蓋上保護帽,避免熒光帽受潮或污染。3. 定期維護 - 電化學傳感器:每3-6個月更換一次電解液和膜片(根據(jù)使用頻率和水體污染程度調整),更換時確保膜片無氣泡,電解液充滿腔體。 - 光學傳感器:每年檢查熒光帽老化情況,若靈敏度下降,需更換熒光帽(按廠家建議周期)。四、注意事項- 避免干擾因素:遠離強磁場、化學試劑(如氯氣、硫化氫),這些會影響傳感器電極反應或熒光信號。 - 低溫與高溫環(huán)境:在0℃以下測量時,需避免探頭結冰(結冰會損壞膜片);高溫水體(>60℃)建議選擇耐高溫型號,普通傳感器長期在高溫下使用會縮短壽命。 - 安全操作:在野外或工業(yè)現(xiàn)場測量時,注意防滑、防觸電,避免傳感器電纜線拉扯斷裂。正確使用和維護溶解氧傳感器,能確保其測量精度和穩(wěn)定性,為水質分析、工藝調控等提供可靠數(shù)據(jù)支持。實際操作中需結合具體傳感器型號的說明書,細化操作步驟。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客服熱線: 13199863987
加盟熱線: 13199863987
媒體合作: 0571-87759945
投訴熱線: 0571-87759942
下載儀表站APP
Ybzhan手機版
Ybzhan公眾號
Ybzhan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