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溫一體機的溫度精度和穩定性測試需遵循標準化流程,結合專業儀器和科學方法,確保結果準確可靠。以下是具體測試方法和步驟:
一、測試前的準備
(一)環境條件控制
1. 測試環境溫度保持穩定(建議 23℃±2℃),避免氣流、陽光直射、熱源 / 冷源干擾(如空調出風口、暖氣)。
2. 設備放置在水平臺面,避免振動(振動可能影響傳感器穩定性)。
(二)儀器與工具
1. 標準溫度計:精度高于被測試設備(如采用二等標準鉑電阻溫度計,精度 ±0.01℃),需經計量部門校準并在有效期內。
2. 數據記錄儀:采樣頻率≥1 次 / 分鐘,分辨率≥0.01℃,用于連續記錄溫度數據。
3. 導熱介質:根據設備適用范圍選擇(如硅油、防凍液),確保介質清潔、無氣泡,液位符合設備要求。
4. 輔助工具:保溫罩(減少環境干擾)、計時器、熱電偶線(如需多點測試)。
(三)設備預處理
1. 開機預熱 / 預冷 30 分鐘,確保設備運行穩定。
2. 檢查循環系統:管路連接緊密、無泄漏,循環泵流量設置為設備默認推薦值(避免流量過大 / 過小影響溫度均勻性)。
二、溫度精度測試(偏差測試)
溫度精度指設備顯示溫度與實際溫度的偏差,測試步驟如下:
(一)設定目標溫度點
1. 選擇 3~5 個典型溫度點(覆蓋設備常用范圍,如 - 50℃、0℃、50℃、150℃、200℃),優先包含低溫、常溫、高溫段。
(二)穩定與測量
1. 每個溫度點設置后,等待設備達到 “恒溫狀態”(通常需 30 分鐘~2 小時,以設備顯示屏顯示 “穩定” 或溫度波動≤±0.1℃持續 10 分鐘為準)。
2. 將標準溫度計探頭放入循環介質中(與設備自帶傳感器位置盡量接近,避免接觸管壁或加熱 / 制冷元件)。
3. 同時記錄設備顯示屏溫度(T1)和標準溫度計讀數(T2),連續讀取 3 次,取平均值。
(三)計算偏差
1. 精度偏差 =(設備顯示溫度 T1 - 標準溫度計平均值 T2),結果需符合設備標稱精度(如≤±0.1℃)。
三、溫度穩定性測試(波動度測試)
穩定性指設備在恒溫狀態下,實際溫度隨時間的波動范圍,測試步驟如下:
(一)選擇測試溫度點
1. 同精度測試,選取 3 個關鍵溫度點(如低溫、常用溫、最高溫)。
(二)連續監測
1. 設備達到恒溫狀態后,用數據記錄儀連接標準溫度計,連續記錄 60 分鐘(或按行業標準延長至 4 小時),采樣間隔 1 分鐘。
(三)計算波動范圍
1. 統計記錄數據中的最大值(Tmax)和最小值(Tmin),波動度 = Tmax - Tmin。
2. 結果需滿足設備標稱穩定性(如≤±0.05℃/ 小時)。
四、溫度均勻性測試(可選,針對多區域控溫)
若設備用于外接反應釜等大型負載,需測試循環介質在輸出端的溫度均勻性:
(一)多點布點
1. 在循環管路的進液口、出液口、負載腔體(如反應釜內)分別放置 3~5 個標準溫度計探頭。
(二)恒溫后測量
1. 設備穩定后,同時記錄各點溫度,計算最大溫差(最高值與低值之差),通常要求≤±0.2℃。
五、測試標準與判定依據
參考標準:遵循 ISO 18776(溫度控制設備性能測試)、GB/T 29254(實驗室儀器環境試驗方法)等。
(一)判定規則:
1. 精度偏差≤設備標稱值(如 ±0.1℃);
2. 穩定性波動度≤標稱值(如 ±0.05℃/ 小時);
3. 若某項指標不達標,需重新校準設備傳感器或檢查加熱 / 制冷系統(如壓縮機冷媒是否充足、加熱管功率是否衰減)。
六、注意事項
(一)測試前需確保標準溫度計已校準,避免 “計量溯源失效” 導致結果錯誤;
(二)低溫測試時,需防止空氣中的水分在傳感器探頭上凝結(可套防水套管);
(三)高溫測試時,介質可能揮發,需加蓋密封,減少因介質減少導致的溫度波動。
免責聲明
客服熱線: 13199863987
加盟熱線: 13199863987
媒體合作: 0571-87759945
投訴熱線: 0571-87759942
下載儀表站APP
Ybzhan手機版
Ybzhan公眾號
Ybzhan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