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氫安全防護七大注意事項 危險區域 1、極度危險區域 硫化氫在空氣中的*高容許濃度是10mg/m3。 當濃度≥760mg/m3(502ppm)時,人會很快出現急性中毒,呼吸麻痹而死亡,此區域屬于極度危險區域,可能出現在以下裝置附近: 硫磺回收裝置,污水汽提裝置,火炬裝置,酸性氣管線沿途區域,氣體、氣分脫硫火炬罐,一、二氣分脫硫部分(這些地點要求必須安裝硫化氫報警器)。 進入上述區域要得到車間許可,并須有監護人員陪同,佩戴正壓自給式空氣呼吸器,使用便攜式硫化氫檢測報警儀。 2、高度危險區域 當硫化氫濃度介于300~760mg/m3(198~502ppm)時,可引發肺水腫、****及肺炎、**、頭昏、、嘔吐、排尿困難。此區域屬于高度危險區域,可能出現在以下裝置附近: 蒸餾裝置蒸、常頂、減頂切水及輕烴回收回流罐切水,脫硫罐切液,輕烴回收脫丁烷塔頂酸性水,輕烴回收單元干氣管線,火炬線沿途區域,瓦斯罐,瓦斯管網沿途2米之內,催化、加氫酸性水罐,催化分餾部分、穩定部分、脫硫部分、壓縮機,641、642廢汽油罐等。 進入上述區域要得到車間許可,并須有監護人員陪同,佩戴正壓自給式空氣呼吸器,使用便攜式硫化氫檢測報警儀。 3、中度危險區域 當硫化氫濃度10mg/m3~300mg/m3(6.6~198ppm)時,可出現眼急性刺激癥狀,稍長時間接觸引起肺水腫。此區域屬于高度危險區域,可能出現在以下裝置附近: 硫磺聯合裝置的液硫儲存及成型單元,污水場,蒸餾裝置電脫鹽切水、污水池。 進入上述區域要得到車間許可,并須有監護人員陪同,佩戴正壓自給式空氣呼吸器,使用便攜式硫化氫檢測報警儀。 中毒癥狀 1.輕度中毒:表現為畏光、流淚、眼刺痛、異物感、流涕、鼻及咽喉灼熱感等癥狀,并伴有頭昏、**、乏力。 硫化氫中毒癥狀2.中度中毒:立即出現頭昏、**、乏力、、嘔吐、走路不穩、咳嗽、呼吸困難、喉部發癢、胸部壓迫惑、意識障礙等癥狀,眼刺激癥狀強烈,有流淚、畏光、眼刺痛。 3.重度中毒:表現為頭暈、心悸、呼吸困難、行動遲鈍,繼而出現煩躁、意識模糊、嘔吐、腹瀉、**和抽搐,迅速進入昏迷狀態,并發肺水腫、腦水腫,*后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4.極重度中毒:吸入1~2口即突然倒地,瞬時呼吸停止,即“電擊樣”死亡。 中毒急救 當硫化氫中毒事故或泄漏事故發生時,污染區的人員應迅速撤離至上風側,并應立即呼叫或報告,不能個人貿然去處理。 硫化氫中毒急救有人中毒昏迷時,搶救人員必須做到: 1.戴好防毒面具或空氣呼吸器,穿好防毒衣,有兩個以上的人監護,從上風處進入現場,切斷泄漏源。 2.進入塔、封閉容器、地窖、下水道等事故現場,還需攜帶好安全帶。有問題應按聯絡信號立即撤離現場。 3.合理通風,加速擴散,噴霧狀水稀釋、溶解硫化氫。 4.盡快將傷員轉移到上風向空氣新鮮處,**污染衣物,保持呼吸道暢通,立即給氧。 5.觀察傷員的呼吸和意識狀態,如有心跳呼吸停止,應盡快爭取在4分鐘內進行心肺復蘇救護(勿用口對口呼吸)。 6.在到達醫院開始搶救前,心肺復蘇不能中斷。 7. 一定要配備安裝硫化氫報警器,工作人員要隨身帶硫化氫檢測儀,確保安全。 預防措施 1.產生硫化氫的生產設備應盡量密閉,并設置自動報警裝置。 2.對含有硫化氫的廢水、廢氣、廢渣,要進行凈化處理,達到排放標準后方可排放。 3.進入可能存在硫化氫的密閉容器、坑、窯、地溝等工作場所,應首先測定該場所空氣中的硫化氫濃度,采取通風**措施,確認安全后方可操作。 4.硫化氫作業環境空氣中硫化氫濃度要定期測定。 5.操作時做好個人防護措施,戴好防毒面具,作業工人腰間縛以救護帶或繩子。做好互保,要2人以上人員在場,發生異常情況立即救出中毒人員。 6.患有肝炎、腎病、氣管炎的人員不得從事接觸硫化氫作業。 7.加強對職工有關專業知識的培訓,提高自我防護意識。 各行業注意事項 1、采樣作業注意事項 (1)檢查采樣器是否完好; (2)佩戴適用的防毒面具,站在上風向,并有專人監護; (3)采樣過程中手閥應慢慢打開,不要用扳手敲打閥門。 2、切水作業注意事項 (1)佩戴適用的防毒面具,有專人監護,站在上風向; (2)脫水伐與脫水口應有一定距離; (3)脫出的酸性氣要用氫氧化鈣或氫氧化鈉溶液中和,并有隔離措施,防止過路行人中毒; (4)脫水過程中人不能離開現場,防**出大量的酸性氣。 3、設備內檢修作業 需進入設備、容器進行檢修,一般都經過吹掃、置換、加盲板、采樣分析合格、辦理進設備容器安全作業票后,才能進入作業。但有些設備容器在檢修前,需進人排除殘余的油泥、余渣,清理過程中會散發出硫化氫和油氣等有毒有害氣體,必須做好安全措施。以下七項為設備內檢修作業步驟: (1)制定施工方案; (2)作業人員經過安全技術培訓; (3)佩戴適用的防毒面具,攜帶好安全帶(繩); (4)進設備容器作業前,必須作好采樣分析; (5)作業時間不宜過長,一般不超過30min; (6)辦理安全作業票; (7)施工過程須有專人監護,必要時應有醫務人員在場。 4、進入下水道(井)、地溝作業 (1)執行進入有限空間作業安全防護規定; (2)控制各種物料的脫水排凝進入下水道; (3)采用強制通風或自然通風,保證氧含量大于20%; (4)配帶防毒面具; (5)攜帶好安全帶(繩); (6)辦理安全作業票; (7)進入下水道內作業井下要設專人監護,并與地面保持密切聯系。 5、油池清污作業 (1)下油池清理前,必須用泵把污油、污水抽干凈,用高壓水沖洗置換; (2)采樣分析,根據測定結果確定施工方案格安全措施; (3)佩戴適用的防毒面具,有專人監護,必要時要攜好安全帶(繩); (4)辦理好有限空間作業票。 6、堵漏、拆卸或安裝作業 設備、容器、管線存有硫化氫物料的堵漏、拆卸或安裝作業時,必須做到: (1)嚴格控制帶壓作業,應把與其設備容器相通的閥門關死,撤掉余壓; (2)佩戴適用的防毒面具,有專人監護; (3)拆卸法蘭螺絲時,在松動之前,不要把螺絲全部拆開,嚴防有毒氣體大量沖出。 7、檢查生產裝置的注意事項 (1)平穩操作,嚴防跑、冒、滴、漏; (2)裝置內安裝固定式硫化氫報警儀; (3)加強機泵設備的維護管理,減少泄漏; (4)有泄漏的地方加強通風; (5)存有硫化氫物料的容器、管線、閥門等要定期檢查更換; (6)發現硫化氫濃度高,要先報告,采取一定的防護措施,才能進入現場檢查和處理。 8、油罐的檢查作業 (1)嚴禁在進、出油及調合過程中進行人工檢尺、測溫及拆裝安全附件等作業; (2)必要的檢查、脫水,操作人員應站在上風向,并有專人監護; (3)準備好適合的防毒面具,以便急用。 過濾式防毒面具的使用要求 當作業場所空氣中氧含量大于等于20%,且硫化氫濃度小于10mg/m3時,可選用灰色罐的過濾式防毒面具。使用過濾式防毒面具注意事項: 過濾式防毒面具(1)使用前要進**密性檢查:使用者戴好面具后,用手堵住進氣口,同時用力吸氣,若感到閉塞不透氣時,說明面具是基本氣密的。 (2)正確佩戴:選擇合適的規格,使罩體邊緣與臉部貼緊。使用前應先將導氣管與頭罩的螺絲旋緊,另一端與濾毒罐的螺絲連接,保證各部分連接密合,保持氣流暢通無阻,使用時必須記住,事先拔去濾毒罐底部進氣孔的膠塞,否則易發生窒息事故。使用時濾毒罐底部的通氣孔和頭罩呼氣閥注意防止外來物料的堵塞。 (3)緊急佩戴:如發生意外,一時無法脫離現場時,使用者應即屏住氣,迅速取出頭罩戴上。當確認頭罩邊緣與頭部密合,接著猛呼出體內余氣,再作簡易氣密性試驗后,方可投入使用。 空氣呼吸器的使用要求 當作業場所空氣中氧含量小于20%,或硫化氫濃度大于或等于10mg/m3時,須選用隔離式防毒面具,目前常用的為自給式(空氣呼吸器。 空氣呼吸器使用的注意事項: 空氣呼吸器1.使用前行壓力測試:打開氣瓶閥,沿逆時針方向旋開氣瓶手輪,至少2圈。同時觀察壓力表讀數,氣瓶壓力應不小于28Mpa,否則應換上充滿壓縮空氣的氣瓶。 2.佩戴裝具:扣緊和調節肩帶、腰帶,使呼吸器的位置緊貼身體后背。壓力表固定在空氣呼吸器的肩帶處,隨時可以觀察壓力表示值來判斷氣瓶內的剩余空氣。 3.佩戴面罩:確定口罩上已裝了吸氣閥。拉開頭罩戴在頭上,帶子平置于頭部和頸部,沒有纏繞。單手把頭罩拉至頭后部,確保下巴位于面罩的下巴罩內。 4.檢查面罩密封:把頸帶(下方兩根帶子)末端朝頭后方拉動,扣緊頸帶。用手掌心捂住面罩接口處,通過吸氣直到產生負壓,檢驗在面罩與臉部密封是否良好。若發現有空氣泄漏進面罩,移去面罩,重復佩戴。如果調節面罩后,還不能與臉部保持密封,更換一個新的面罩。 注意:面罩的密封圈與皮膚緊密貼合是面罩密封的保證,必須保證橡膠密封面與皮膚之間無頭發或胡須等。 5.當氣瓶內消耗空氣至5.5MPa±0.5MPa時,報警器會發出報警聲,以提醒使用者氣瓶內*多還有16%的空氣。一旦聽到報警聲,應準備結束在危險區工作,并盡快離開危險區。
奧迪特,您身邊的氣體測控專家!意了解更多氣體專業知識,請關注奧迪特。
:
服務電話: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客服熱線: 15267989561
加盟熱線: 15267989561
媒體合作: 0571-87759945
投訴熱線: 0571-87759942
下載儀表站APP
Ybzhan手機版
Ybzhan公眾號
Ybzhan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