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質目標管理包括水環境基準標準、控制單元容量總量控制、固定源排污許可管理水環境風險管控、水生態健康管控、水質目標管理業務化平臺構建等技術內容。
水質目標指標體系由生態流量、水體理化、風險污染物、生物完整性指數等指標構成。水環境基準標準是水生態環境目標確定的依據。基于水環境基準標準,開展水生態環境退化診斷和關鍵脅迫因子識別,針對不同環境問題實施不同的管理措施:D針對水質超標問題,計算控制單元水環境容量總量,開展污染源日排放負荷分配,實施固定源排污許可管理制度:2針對突發性、累積性水環境潛在風險問題,建立以水環境風險評估、風險污染物識別、水環境風險預警和應急管控等為核心的水環境管控技術體系,3針對生態流量不足、水生境退化等非化學脅迫問題,算施生態流量保障、水生態空間管控和水生態承載力調控等技術手段,恢復流域水生態健康狀態。
最后,制定流域水質目標管理方案,通過建設水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和水質目標管理業務化平臺,實現“四水”協同管控。
因此,水質目標管理技術體系作為近年來新發展的技術模式,具有三個方面的特點:·是強調水生態完整性保護,強調生態流量目標、水體理化目標、水風險管控目標、生物完整性目標的共同保護:二是強調以流域壓力-水生態環境的響應關系為基礎,針對性實施適用性管理措施:三是強調“四水”的協同管控,不僅是過去的水污染管控,根據流域環境問題需求,還要綜合實施水環境風險管控、生態流量保障和水生態承載力調控等管理手段。
免責聲明
客服熱線: 15024464426
加盟熱線: 15024464426
媒體合作: 0571-87759945
投訴熱線: 0571-87759942
下載儀表站APP
Ybzhan手機版
Ybzhan公眾號
Ybzhan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