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物質各種物理性質隨溫度變化的規律把溫度轉換為電量的傳感器。這些呈現規律性變化的物理性質主要有體。溫度傳感器是溫度測量儀表的核心部分,品種繁多。按測量方式可分為接觸式和非接觸式兩大類,按照
傳感器材料及電子元件特性分為熱電阻和熱電偶兩類。
在電力生產過程中,溫度測量與控制十分重要,溫度參數的準確測量對電能的輸出品質、生產效率和安全可靠的運行至關重要。目前,在電力生產和檢修過程中已逐漸開始采用*的紅外溫度計等非傳統測溫傳感器,來代替傳統的熱電偶、熱電阻類的熱電式溫度傳感器,從而實現電力的生產過程或者重要設備的溫度監視和控制。
紅外溫度傳感器的原理和優點
紅外傳感系統是用紅外線為介質的測量系統,按照功能可分成五類,按探測機理可分成為光子探測器和熱探測器.紅外傳感技術已經在現代科技、國防和工農業等領域獲得了廣泛的應用
紅外輻射俗稱紅外線,是指輻射波長大致為0.75-1000mm頻譜范圍內的電磁波。紅外輻射的物理本質是熱輻射,當物體溫度處于零度以上時,其內部帶電粒子的熱運動就會向外發射出紅外線。物體的溫度越高,輻射出來的紅外線就會越多,紅外輻射的能量也就越強。紅外溫度計是基于物體紅外輻射的能量大小及其波長的分布,與物體表面溫度的對應關系,并通過對物體自身輻射的紅外能量的測量,來準確地測定物體的表面溫度。
與熱電偶、熱電阻等常規溫度傳感器相比,紅外溫度計具有測溫范圍寬、壽命長、性能可靠、反應極快和非接觸性等諸多優點。另外,紅外溫度計還特別適合測量腐蝕性的介質和運動物體的溫度,而且不會破壞到被測對象的溫度場。
近年來,隨著微處理器芯片和紅外測溫傳感技術的迅速發展,紅外測溫傳感器的性能得到不斷的提高,其適用范圍已經可以覆蓋到低、中、高溫的不同區段。
電氣設施及過程測控中的中低溫紅外溫度傳感器
爐膛應用中的紅外高溫計
一般測量高溫(700℃以上)的紅外溫度計,它的有用波段主要在0.76~3mm的近紅外區,透射的光學材料主要是選用光學玻璃或石英等。
通過電廠的鍋爐爐膛和后爐膛區的溫度,不僅可以直接反應出其內燃料的燃燒強度的大小,燃燒過程中的效率優劣,而且還能間接地影響到鍋爐的受熱面以及后續流程(如脫硝、灰份的控制等)的正常運行。從電廠的安全控制和效率角度來看,爐膛區的溫度是十分重要的,而且需要運行監視的關鍵參數。在歐洲,有相當一部分電廠或鍋爐的制造商(如法國Stein鍋爐)即采用上述類型的紅外光學高溫計,用來測量大型的鍋爐爐膛斷面的煙氣溫度,并借此實現鍋爐的全爐膛的火焰檢測和爐膛滅火的保護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