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類產品
PID控制儀器由比例單元(P)、積分單元(I)和微分單元(D)組成。
比例(P)調節作用:是按比例反應系統的偏差,系統一旦出現了偏差,比例調節立即產生調節作用用以減少 偏差。比例作用大,可以加快調節,減少誤差,但是過大的比例,使系統的穩定性下降,甚至造成系統的不穩定。
積分(I)調節作用:是使系統消除穩態誤差,提高無差度。因為有誤差,積分調節就進行,直至無差,積分調節停止,積分調節輸出一常值。積分作用的強弱取決與積分時間常數Ti,Ti越小,積分作用就越強。反之Ti大則積分作用弱,加入積分調節可使系統穩定性下降,動態響應變慢。積分作用常與另兩種調節規律結合,組成PI調節器或PID調節器。
微分(D)調節作用:微分作用反映系統偏差信號的變化率,具有預見性,能預見偏差變化的趨勢,因此能產生超前的控制作用,在偏差還沒有形成之前,已被微分調節作用消除。因此,可以改善系統的動態性能。在微分時間選擇合適情況下,可以減少超調,減少調節時間。微分作用對噪聲干擾有放大作用,因此過強的加微分調節,對系統抗干擾不利。此外,微分反應的是變化率,而當輸入沒有變化時,微分作用輸出為零。微分作用不能單獨使用,需要與另外兩種調節規律相結合,組成PD或PID控制器。
其輸入e (t)與輸出u (t)的關系為:后補,使用中只需設定三個參數(Kp,Ki和Kd)即可。在很多情況下,并不一定需要全部三個單元,可以取其中的一到兩個單元,但比例控制單元是*的。
PID調試步驟
沒有一種控制算法比PID調節規律更有效、更方便的了。現在一些時髦點的調節器基本源自PID。甚至可以這樣說:PID調節器是其它控制調節算法的嗎。
為什么PID應用如此廣泛、又長久不衰?
因為PID解決了自動控制理論所要解決的zui基本問題,既系統的穩定性、快速性和準確性。調節PID的參數,可實現在系統穩定的前提下,兼顧系統的帶載能力和抗擾能力,同時,在PID調節器中引入積分項,系統增加了一個零積點,使之成為一階或一階以上的系統,這樣系統階躍響應的穩態誤差就為零。
由于自動控制系統被控對象的千差萬別,PID的參數也必須隨之變化,以滿足系統的性能要求。這就給使用者帶來相當的麻煩,特別是對初學者。下面簡單介紹一下調試PID參數的一般步驟:
1.負反饋
自動控制理論也被稱為負反饋控制理論。首先檢查系統接線,確定系統的反饋為負反饋。例如電機調速系統,輸入信號為正,要求電機正轉時,反饋信號也為正(PID算法時,誤差=輸入-反饋),同時電機轉速越高,反饋信號越大。其余系統同此方法。
2.PID調試一般原則
a.在輸出不振蕩時,增大比例增益P。
b.在輸出不振蕩時,減小積分時間常數Ti。
c.在輸出不振蕩時,增大微分時間常數Td。
3.一般步驟
a.確定比例增益P
確定比例增益P 時,首先去掉PID的積分項和微分項,一般是令Ti=0、Td=0(具體見PID的參數設定說明),使PID為純比例調節。輸入設定為系統允許的zui大值的60%~70%,由0逐漸加大比例增益P,直至系統出現振蕩;再反過來,從此時的比例增益P逐漸減小,直至系統振蕩消失,記錄此時的比例增益P,設定PID的比例增益P為當前值的60%~70%。比例增益P調試完成。
b.確定積分時間常數Ti
比例增益P確定后,設定一個較大的積分時間常數Ti的初值,然后逐漸減小Ti,直至系統出現振蕩,之后在反過來,逐漸加大Ti,直至系統振蕩消失。記錄此時的Ti,設定PID的積分時間常數Ti為當前值的150%~180%。積分時間常數Ti調試完成。
c.確定積分時間常數Td
積分時間常數Td一般不用設定,為0即可。若要設定,與確定 P和Ti的方法相同,取不振蕩時的30%。
d.系統空載、帶載聯調,再對PID參數進行微調,直至滿足要求。
PID 控制的實現
1、PID 的反饋邏輯
各種變頻器的反饋邏輯稱謂各不相同,甚至有類似的稱謂而含義相反的情形。系統設計時應以所選用變頻器的說明書介紹為準。所謂反饋邏輯,是指被控物理量經傳感器檢測到的反饋信號對變頻器輸出頻率的控制極性。例如中央空調系統中,用回水溫度控制調節變頻器的輸出頻率和水泵電機的轉速。冬天制熱時,如果回水溫度偏低,反饋信號減小,說明房間溫度低,要求提高變頻器輸出頻率和電機轉速,加大熱水的流量;而夏天制冷時,如果回水溫度偏低,反饋信號減小,說明房間溫度過低,可以降低變頻器的輸出頻率和電機轉速.減少冷水的流量。由上可見,同樣是溫度偏低,反饋信號減小,但要求變頻器的頻率變化方向卻是相反的。這就是引入反饋邏輯的原由。
2、打開 PID 功能
要實現閉環的 PID 控制功能,首先應將 PID 功能預置為有效。具體方法有兩種:一是通過變頻器的功能參數碼預置,例如,康沃 CVF-G2 系列變頻器,將參數 H-48 設為 O 時,則無 PID 功能;設為 1 時為普通 PID 控制;設為 2 時為恒壓供水 PID 。二是由變頻器的外接多功能端子的狀態決定。
在一些控制要求不十分嚴格的系統中,有時僅使用 PI 控制功能、不啟動 D 功能就能滿足需要,這樣的系統調試過程比較簡單。
3、目標信號與反饋信號
欲使變頻系統中的某一個物理量穩定在預期的目標值上,變頻器的 PID 功能電路將反饋信號與目標信號不斷地進行比較,并根據比較結果來實時地調整輸出頻率和電動機的轉速。所以,變頻器的 PID 控制至少需要兩種控制信號:目標信號和反饋信號。這里所說的目標信號是某物理量預期穩定值所對應的電信號,亦稱目標值或給定值;而該物理量通過傳感器測量到的實際值對應的電信號稱為反饋信號,亦稱反饋量或當前值。
4、目標值給定
如何將目標值 (目標信號) 的命令信息傳送給變頻器,各種變頻器選擇了不同的方法,而歸結起來大體上有如下兩種方案:一是自動轉換法,即變頻器預置 PID 功能有效時,其開環運行時的頻率給定功能自動轉為目標值給定.如表 2 中的安川 CIMR-G 7A 與富士 P11S 變頻器。二是通道選擇法。
以上介紹了目標信號的輸入通道,接著要確定目標值的大小。由于目標信號和反饋信號通常不是同一種物理量。難以進行直接比較,所以,大多數變頻器的目標信號都用傳感器量程的百分數來表示。例如,某儲氣罐的空氣壓力要求穩定在 1 . 2MPa ,壓力傳感器的量程為 2MPa ,則與 1 . 2MPa 對應的百分數為 60 %,目標值就是 60 %。而有的變頻器的參數列表中,有與傳感器量程上下限值對應的參數,例如富士 P11S 變頻器,將參數 E40( 顯示系數 A) 設為 2 ,即壓力傳感器的量程上限 2MPa :參數 E41( 顯示系數 B) 設為 0 ,即量程下限為 0 ,則目標值為 1 . 2 。即壓力穩定值為 1 . 2 MPa 。目標值即是預期穩定值的值。
5、反饋信號的連接
各種變頻器都有若干個頻率給定輸入端,在這些輸入端子中,如果已經確定一個為目標信號的輸入通道,則其他輸入端子均可作為反饋信號的輸入端。可通過相應的功能參數碼選擇其中的一個使用。
免責聲明
客服熱線: 15267989561
加盟熱線: 15267989561
媒體合作: 0571-87759945
投訴熱線: 0571-87759942
下載儀表站APP
Ybzhan手機版
Ybzhan公眾號
Ybzhan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