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酵罐應用于普洱茶加工工藝探討
目前普洱茶加工過程中,大多 是批量生產,發酵翻堆工序多為人工完成。不僅勞動強度 大,且對長期從事該工序的工人的健康有極大的影響。傳統 的翻堆是人工采用鐵鍬和釘耙等工具,將已渥堆發酵一定時 間(5~7 d)的茶葉翻動,解散因水分重力作用、微生物生長 菌絲和代謝物黏結形成的團狀,按照發酵場所布局,從茶葉 發酵堆的一端翻動到另一端,為做到發酵茶葉的物理特性一 致,每次翻堆先把發酵堆表層15~20 cm茶葉取出置于發酵 堆中心部位,并根據發酵葉屬性適當增補水分。每次翻堆時,技術人員都要根據發酵葉發酵程度,做到看茶制茶,因茶 制茶,適時制茶。加工的最終要到達色、香、味、形俱佳的品 質特征要求。
據傳統普洱茶發酵的特性,經過分析研究,發明 了代普洱茶發酵罐。該普 洱茶發酵罐研發是集潮水、渥堆、翻堆于一體的自動化普洱 茶發酵罐,該罐具有多功能性,采用雙層不銹鋼(鎳304)制 造,改變了傳統自然發酵的方式,所發酵普洱茶品質達到了 預期的目的,實現了利用發酵罐發酵普洱茶品質可控,風味 特色可控,衛生安全。 發酵罐采用雙層不銹鋼罐體,形成保溫隔熱結構,罐體 內外之間為夾層,外層罐體封閉,內層罐體上鉆有許多一定 直徑小孔,達到滲水和通氣的功能,并且保證了發酵環境不 受外界環境條件的影響,能夠達到普洱茶發酵時的保濕效 果。支承主軸和攪拌桿為中空管徑、并開小孔,4根攪拌桿均 勻分布在支承軸上,便于發酵時的通氣與濕度的調節怕。發 酵罐翻堆工作時,電機帶動內外層滾筒轉動,攪拌桿攪拌達 到翻堆的效果。發酵罐自動控制系統采用PLC作為控制器,并且與變頻器連接悼。發酵罐的自動控制系統由變頻裝 置、精確定量潮水裝置、溫濕度傳感器及pH傳感器等構成。 利用此發酵罐發酵普洱茶,可同時實現普洱茶在發酵過程中 的精確定量潮水、通風、控溫、控濕、數據采集、數據存儲、數 據分析以及各個發酵階段的解塊和補水等功能控制。 2.2設計要求該發酵罐設計要求:①高效。試驗表明,使 用該設備可縮短一半生產周期,同時可減少損耗,提高制茶 率,降低成本。②清潔化。該設備為離地式,擯棄了傳統的 地面發酵方式,過程清潔化,改善了普洱茶發酵的衛生狀況。 ③可控、自動化。發酵因素與品質之間的變化做到科學可 控,使得發酵周期短,并且過程可控。攪拌結構代替翻堆行 為為普洱茶的均勻潮水提供了保證,自動控制裝置代替人工 控制實現了發酵過程的自動化一。
普洱茶發酵過程自動控制技術、清潔化生產和自動發酵 罐發酵普洱茶等多項成果,將對普洱茶加工規模化,清潔化 生產,降低工人勞動強度,提高普洱茶質量和衛生,提高普洱 茶行業的經濟效益,提升普洱茶產業,促進技術進步等有著 十分重要的意義。這些成果也是對傳統發酵生產技術的創 新和革新。為實現普洱茶加工過程柔性生產系統,提供更加 完善的理論依據,繼續完善普洱茶自動發酵罐的第二代和第 i代的改造研制工作,量化普洱茶自動發酵罐發酵過程的精 確定量自動潮水、無線監測及遠程控制、自動翻拋等全自動 化生產,實現普洱茶自動發酵罐系列化、標準化、規模化 生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