殼鑄件的材質為QT450-10,屬于薄殼形小件,為防止鑄件出現冷隔、縮孔及縮松缺陷,我們采用了高碳當量、高溫出爐等系列措施。
一、對原工藝再分析
1、單純的認為含碳高、石墨膨脹量大,可以減少鑄件內部的縮松;碳高,鐵水的流動性好。所以把碳量控制在4.0%左右。
2、該鑄件屬于薄壁件,擔心出現冷隔缺陷,把出爐溫度定到1570~1580℃。
按照我們原來設定的碳、硅含量,碳當量約為4.9%,遠離球鐵的共晶點,無論過高于共晶點,或者過低于共晶點,都會影響鐵水的流動性;原鐵水的含碳量越高,球化處理后的降碳量就越大,影響鐵水質量。
出爐溫度過高,使本來用電爐熔煉鐵水,就易造成鐵水缺少晶核的現象,更加雪上加霜;
澆注溫度過高,有利于補縮。但是澆注溫度過高,鐵液的體積膨脹量增大,凝固時的體收縮率和線收縮率就越高,鑄件就越容易產生裂紋、縮孔、縮松缺陷。
澆注溫度過高,鐵水氧化,鑄件易產生氣孔、冷隔缺陷。在熔煉過程中,金屬由固體變成液體時,吸收和溶解氣體能力急劇增加,金屬液溫度越高,氣體溶解度越大。可以打個比喻,鹽在冷水中10-12%就飽和了,但是在熱水中可含20-30%。金屬液過熱度越高,溶化時間越長,金屬吸收氣體的量就越多(特別是用電爐冶煉操作不當時),含氣量大的金屬液澆注到砂型中后,金屬液在冷卻凝固過程中,氣體就會重新析出,析出的氣泡如果能從金屬液中浮出液面散去,鑄件就不會產生氣孔。當氣體溶解度過多,特別是氧化嚴重的金屬液,而又沒有采取脫氧措施,來不及浮出散掉的氣體,當金屬液凝固后,鑄件就會出現氣孔。
球化處理鐵液溫度過高,覆蓋劑以及球化劑熔化速度過快,由于純Mg的密度1.74g/cm3,熔點651℃,沸點1105℃,即使是由Mg和Si化合后提高了合金的熔點,但也低于1400℃,便何況球化溫度控制在1570℃。另外,鐵液溫度過高,鐵液往往氧化嚴重,由于Mg和Re易與氧化物產生化合反應,高溫使得Mg和Re的大量損耗和蒸發,降低其吸收率,影響球化質量。所以出爐溫度(即球化處理溫度)為1570℃-1580℃,首澆溫度1445℃,尾澆溫度1342℃。
W660無線式大屏幕熔煉測溫儀是專業為冶煉、鑄造等行業熔煉過程快速測量熔融金屬溫度而研制的高精度儀表。無線傳輸技術是將手提式測溫儀測得的溫度值通過無線傳輸技術同步精確傳輸到壁掛式大屏幕顯示器,省卻了壁掛式大屏幕測溫儀連線的羈絆,更提高了儀器的抗干擾能力。
南京諾金高速分析儀器廠
2020年5月25日
免責聲明
客服熱線: 15024464426
加盟熱線: 15024464426
媒體合作: 0571-87759945
投訴熱線: 0571-87759942
下載儀表站APP
Ybzhan手機版
Ybzhan公眾號
Ybzhan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