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衛生部通知醫用輻射防護監測,衛生部辦公廳近日下發通知,擬在北京、內蒙古、遼寧、江蘇、山東、河南、湖北、廣東、四川9省區市開展醫用輻射防護監測網試點工作。
本次試點工作將在試點地區建立醫用輻射防護監測點,通過監測掌握醫療機構放射診療工作人員及患者防護情況、放射診療設備安全防護管理情況等內容,探索搭建醫用輻射防護監測網絡框架,試行監測數據網絡直報,初步建立醫用輻射防護監測信息管理系統,優化監測功能與數據管理,為建立全國統一的醫用輻射防護監測網絡奠定基礎。
通知要求,各試點地區衛生監督和醫療服務監管部門要對試點工作給予充分的重視,根據《醫用輻射防護監測網試點工作方案》要求,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制訂具體實施方案,并為試點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保障試點工作順利實施。
同時,試點地區要按照工作方案的要求認真做好醫用輻射防護監測工作,并做到監測數據及時錄入、審核和上報,保證監測信息準確可靠和及時傳輸。
試點工作內容:
試點內容包括醫療機構放射診療防護基本信息收集和分析、放射診療設備安全防護與質量安全控制監測、放射工作人員的個人劑量監測、監測信息網絡直報系統運行等。 1.醫療機構放射診療防護的動態基本情況。包括:醫院放射診療許可證持證情況、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許可證情況、放射工作人員持證上崗情況、放射工作人員職業健康檢查情況、醫學物理人員配備情況、放射診療建設項目審查情況、放射診療設備以及質控設備配置情況、個人防護用品配備和使用情況、開展放射診療設備狀態檢測和穩定性檢測情況等。
2.放射診療設備安全防護與質量安全控制監測。對放射*(鈷-60遠*、醫用電子加速器、頭部伽瑪刀、*)、核醫學設備(PET/CT、SPECT)和放射診斷設備(X射線攝影機、X射線透視機、CT、*屏片攝影機、CR)的安全防護與質量安全控制進行監測。
3.放射工作人員個人劑量監測。按照《放射工作人員職業健康管理辦法》的規定,開展放射工作人員個人劑量監測,并以衛生部個人劑量監測信息系統進行報告。
4.信息報送工作。監測信息實行網絡直報,衛生監督和放射防護技術機構建立醫用輻射防護監測信息處理網絡終端,將監測結果錄入并上報衛生行政部門。
CT機房的輻射防護
一、設計依據
根據2005年12月1日實施的*第449號令《放射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與防護條例》和衛生部2001年10月23日發布的18號令《放射防護器材與含放射性產品衛生管理辦法》,就射線機房的安全防護建設與放射防護器材的應用等作了明確的規定。射線機房的建設防護標準要求從事操作的人員年有效劑量當量不超過1mSv/a(高質量防護要求);這就需要在建設設計中考慮輻射安全技術、工作人員防護、防護材料選擇、合理優化防護施工,以及安全監測與事故預警應急機制
二、設計標準
1.國家環境保護法(1989)技術參數名稱 | 450KV |
市電電源 | |
交流AC、(V) | 220 |
頻率,(Hz) | 50/60 |
電源容量,(kw) | 10 |
zui大功率(W) | 45000 |
穿透能力(MMSTEEL) | 65 |
X射線管 | |
管電壓,(kv) | 450,可調 |
管電壓復性,(%) | 0.01 |
高壓溫度漂移,(ppm/℃) | 80 |
高壓紋波,(v) | 40 |
管電流,(mA) | 0~15,可調 |
度,(%) | ±0.2 |
管電流溫度漂移,(ppm/℃) | 50(按要求可達到30) |
X射線束 | |
陽極鎢靶焦點,(mm×mm) | 0.4(大焦點,1) |
輻射角(度°) | 40 |
X射線輸出量(R·Am-1·man-1·m2) | 3.29 |
漏射線,距焦點1m處空氣比釋動能率(Gy/h) | 4.6898×10-3Gy/h(0.5372R/h) |
名稱 | 450KV |
工作房間(mm×mm×mm) | 5000×5000X3100 |
工件房門(mm×mm×mm) | 2200×1200 |
通排風孔道 | 400*400 |
觀察窗 | Ф600 |
水、暖管和電纜過墻溝 | 400*300 |
3、X-CT屏蔽厚度計算
2、X-CT室混凝屏蔽土墻厚度計算結果項目名稱 | |
X射線管電壓,(kv) | 450 |
周工作負荷Q,(mA·min) | 21600zui大量 |
X射線透穿率Bxt,(Sv·mA-1·min-1) | 6.5×10-7 |
屏蔽層厚度,(mm) | 36 |
項目名稱 | |
X射線管電壓V,(kv) | 450 |
周工作負荷Q,(mA·min) | 21600 |
X射線透射率Bxt,(Sv·Ma-1·min-1) | 6.50×10-7 |
防護門屏蔽厚度Δ,(mm) | 19.5 |
2倍安全系數的鉛屏蔽厚度Δ+Δ1/2,(mm) | 31.9 |
項目名稱 | MG:450kv |
漏射線防護層厚度(mm) | 12.5 |
項目名稱 | MG(450kv) |
鉛屏蔽層厚度(L=LS,∵ΔL>3Δ1/2),(mm) | 335 |
考慮2倍安全系數屏蔽層厚度(L1+Δ1/2),(mm) | 350.6 |
項目名稱 | MG(400kv) |
屏蔽墻,(mm) | 46 |
屏蔽屋頂,(mm) | 29.5 |
工件門鉛屏蔽層,(mm) | 35.2 |
5)輻射防護自動連鎖控制防護門(準確計算鉛當量,專業廠家設計制造)的安裝,
6)要求防火、防潮、照明(含應急照明)、冷熱控制空調、防盜竊(不要窗戶)。
7)控制間要求按普通實驗室用房設計,要求有水、清洗小水池等實驗室條件,可選擇安裝普通空調。見平面圖及說明。
8)設備的吊裝孔設計與施工。
9)機房必須安裝冷暖空調機和通排風機。
3.X-CT射線機房輻射防護門與鉛玻璃窗的合理設
射線機防護門(示意圖) (2) 控制要求:防護門開關可按鈕控制和手動控制,支持總線接口,在電腦上顯示門狀態,在門上LED顯示工作狀態。
4.1 輻射安全在線報警與輻射安全控制系統
采用一臺RAM-I型x射線輻射報警裝置,能實時給出測量結果(μGy/h與μSv/h轉換顯示),同時可以給出個人所受的累計劑量(μSv)。提醒工作人員射線裝置已處于工作或泄漏狀態,從而保護工作人員的安全。根據安全的需要,可以自行在0.25 μGy/h—10Gy/h之間設置閾值,當劑量率超過設置閾值時,儀器發生燈光和聲響報警并記錄報警值與報警時刻,儀器同時可顯示所測劑量率。探頭安裝在射線機主屏蔽射束區,二次儀表放在操作臺。
4.1.1主要特點 工作人員的個體輻射防護除穿戴普通工作服、手套、鞋、帽外,在射線機意外事故或設備檢修情況下,務必穿戴輻射防護鉛衣。
8.輻射監測計劃制定
根據國家標準要求制定監測計劃,包括監測內容、時間與頻率,采用表格填寫。
9.輻射防護效果評價與職業衛生安全評價
根據*門與輻射防護技術要求,進行防護屏蔽材料選擇、防護設備的設計、制造與安裝,并提供資質單位就該防護工程的防護效果檢測報告,同時可進行放射性職業衛生安全評價。 10.輻射安全項目預評價工
1) 輻射環境檢測
工作區域及周圍輻射環境監測的目的在于全面掌握該項目及周圍輻射環境質量狀況和變化趨勢,為加強輻射環境管理提供;監控放射源污染為以后環境管理和輻射污染防治提供科學依據;預警事故及事件,為公眾提供相關信息,確保輻射環境安全。監測對象 | 監測項目 | 監測點數 | 監測頻次 | 備注 |
周圍環境空氣 | 輻射空氣吸收劑量率 | 10 | 連續監測 | |
輻射空氣吸收劑量率 | 若干 | 瞬時測量 | ||
輻射累積劑量 | 若干 | 1次 | ||
個人劑量檢測 | 若干 |
類型 | 監測對象 | 監測項目 | 監測點位或點數 | 監測頻次 |
X-CT機房 | 工作場所空氣 | γ輻射空氣吸收劑量率 | 以工作場所為中心,半徑100m以內 | 2次 |
若干 | 工作區 | 2次 | ||
排風口 | 2次 |
類型 | 對象 | 設備 |
X-CT機房 | 在線監控 | 1臺RAM-I型固定安裝的在線輻射報警儀(選位置布置) |
操作室 | 在線監控 | 1臺RAM-I型固定安裝的在線輻射報警儀 |
監測對象 | 監測項目 | 監測點數 | 監測頻次 | 備注 |
周圍環境空氣 | 輻射空氣吸收劑量率 | 2 | 連續監測 | |
輻射空氣吸收劑量率 | 若干 | 瞬時測量 | 采用RAM-II輻射劑量率儀 | |
輻射累積劑量 | 若干 | 1次 | ||
其他 | 若干 | 1次 |
類型 | 對象 | 項目 |
X-CT機房 | 工作間墻 | 防護效果檢測與評價 |
防護門 | 防護效果與評價 | |
防護材料粉刷 | 屏蔽效果與評價 | |
防護鉛板與 | 防護設施 | 屏蔽效果與評價 |
個人* | 屏蔽防護 | 防護效果檢測與評價 |
1個鉛箱 | 屏蔽防護 | 防護效果檢測與評價 |
工作人員 | 個人劑量 | 年有效評價與劑量估算 |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客服熱線: 15267989561
加盟熱線: 15267989561
媒體合作: 0571-87759945
投訴熱線: 0571-87759942
下載儀表站APP
Ybzhan手機版
Ybzhan公眾號
Ybzhan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