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建國
.設計用途
HDHG-A型CT勵磁特性綜合測試儀參考GB 1207-2006、GB 1208-2006等標準設計,用于對保護類CT進行自動測試,適用于實驗室及現場檢測。可自動完成CT勵磁特性、CT變比、CT極性、CT比差、CT角差、CT一次通流、CT/PT交流耐壓的測試。
二.產品特點
1 采用大屏幕液晶顯示器,圖形化顯示界面。
2 檢測功能齊全,無需外接其它輔助設備,單機即可完成所有檢測項目。
3數據存儲容量大,可保存100組試驗數據,且掉電不丟失,可在試驗完成后,查看和打印試驗結果。
4 自帶微型快速打印機,可在現場打印試驗數據和圖形。
5儀器具有自我保護功能,采用合理設計的散熱結構,具有可靠完善的多種保護措施。
6 220V單電源輸入,避免了使用380V時的危險。
三.面板說明
1. 熱敏式打印機;
2. CT勵磁特性試驗/交流耐壓試驗時電壓輸出端口;
3. 接地端子;
4. 高壓開關,即調壓器開關;
5. 液晶顯示器;
6. 電源插座、開關;
7. 旋轉鼠標;
8. CT變比極性試驗/一次通流試驗時大電流輸出端口;
9. CT變比極性試驗時二次側接入端口。
四.技術參數
項目 | 參數 |
輸出電壓 | 0~1000V |
輸出電流 | 0~600A |
角差 | 精度:±4min;分辨率:0.1min |
比差 | 精度:≤0.05% |
CT變比測量 | 1、范圍:≤10A/1A(50A/5A);精度:≤0.5%; 2、范圍:≤5000A/1A(25000A/5A);精度:≤0.2%; |
工作電源 | AC220V±10%;50Hz/60Hz(±2 Hz) |
體積 | 420mm×220mm×360mm |
重量 | 25Kg |
武漢華頂電力設備有限公司編制
- 環境應準備相應的防護和工作器具,如在電纜隧道內工作應確認隧道內是否存在有毒易燃氣體并采取相應手段予以排除。
- 對于在電纜互層交叉互聯接地線和直接接地線上進行的測試工作應使用合適的工具打開接地箱,在開啟過程中嚴禁接觸裸母排等導體,傳感器的卡裝等操作應佩戴10kV電壓等級絕緣手套。
- 對于電纜終端下方的測試應保證所有操作處于電氣安全距離范圍內。其他電力設備
對于其他電力設備,如旋轉電機、開關設備以及變壓器等,利用高頻電流互感器進行局部放電檢測方法與電纜類似,都是在連接設備電纜本體或接地線上進行測量,圖5-7是幾種利用HFCT進行帶電或在線監測時的檢測示意圖。對于這些設備,在進行局部放電測試前,同樣需要對局部放電檢測系統進行校驗,以確保檢測設備的正常運行。由于開關柜、旋轉電機等正常運行時電壓均較高,在進行傳感器安裝、設備調試過程中務必佩戴相應等級的絕緣手套以及在一定的電氣安全距離內操作,確保人生安全。
圖5-7 帶接地引下線設備高頻局部放電檢測原理圖診斷方法
對于不同電力設備,高頻局部放電檢測的診斷方法基本*,主要包括兩大部分:噪聲抑制及放電信號區分、局部放電源的準確定位。
- 噪聲抑制、干擾排除及局放缺陷診斷
對不同電力設備進行高頻局部放電檢測時,高頻傳感器耦合出來的信號并非單純的放電信號,而是混合著電磁干擾噪聲,如何將干擾噪聲去除是局部放電帶電檢測過程中較為困難和關鍵的問題之一。
按照時域波形特征,外部背景噪聲主要包括周期型干擾信號、脈沖型干擾信號和白噪聲干擾信號。針對不同干擾信號的特征和性質,需采用不同的抑制措施。在已有的各種系統中,干擾信號抑制主要包括硬件和軟件兩個方面的措施。雖然硬件抑制方法有一定的效果平頂山CT勵磁特性綜合測試儀選型,但是現場干擾會隨著環境、設備負載以及運行方式的改變而改變,硬件抑制方法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
隨著數字信號處理技術的發展,高頻局部放電檢測中的干擾抑制措施主要依靠軟件實現。目前常用的數字化抗干擾方法主要有:脈沖平均法、數字濾波法、信號相關法、神經網絡法以及小波分析法。小波變換是基于非平穩信號的分析手段,在時域、頻域同時具有良好的局部化性質,非常適合于不規則、瞬變信號的處理,越來越多的用于高頻局部放電檢測的干擾抑制措施中。
對于放電信號的區分,一方面可利用前述的抗干擾技術,將外界干擾噪聲抑制到較小水平,另一方面也可通過與不同缺陷放電特征數據庫進行對比,即平頂山CT勵磁特性綜合測試儀選型進行放電信號的模式識別。模式識別的主要步驟包括放電信號的測量、放電信號特征提取與分類和特征指紋庫比對三個步驟,從而判斷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