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翰粵自動化系統有限公司
西門子KTP1200精簡面板
9.0 英寸寬屏 TFT 顯示屏,分辨率 800 x 480,1600 萬色
1 個 PROFINET 接口(2 個端口,帶集成開關)和 1 個 PROFIBUS 接口
觸摸屏
Multi Panel MP 277 8“ Touch的創新后繼產品
西門子KTP1200精簡面板
德國西門子(SIEMENS)公司生產的可編程序控制器在我國的應用也相當廣泛,在冶金、化工、印刷生產線等領域都有應用。西門子(SIEMENS)公司的PLC產品包括LOGO、S7-200、S7-1200、S7-300、S7-400等。 西門子S7系列PLC體積小、速度快、標準化,具有網絡通信能力,功能更強,可靠性高。S7系列PLC產品可分為微型PLC(如S7-200),小規模性能要求的PLC(如S7-300)和中、高性能要求的PLC(如S7-400)等
上海翰粵自動化系統有限公司
:瞿曉明( )24小時 :
( ): 傳真():
工作: :
人機界面設計應該考慮以下原則。
1、以用戶為中心的基本設計原則
在系統的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要抓住用戶的特征,發現用戶的需求。在系統整個開發過程中要不斷征求用戶的意見,向用戶咨詢。系統的 設計決策要結合用戶的工作和應用環境,必須理解用戶對系統的要求。的方法就是讓真實的用戶參與開發,這樣開發人員就能正確地了解 用戶的需求和目標,系統就會更加成功。
2、順序原則
即按照處理事件順序、訪問查看順序(如由整體到單項,由大到小,由上層到下層等)與控制工藝流程等設計監控管理和人機對話主界面及 其二級界面。
3、功能原則
即按照對象應用環境及場合具體使用功能要求,各種子系統控制類型、不同管理對象的同一界面并行處理要求和多項對話交互的同時性要求 等,設計分功能區分多級菜單、分層提示信息和多項對話欄并舉的窗口等的人機交互界面,從而使用戶易于分辨和掌握交互界面的使用規律和 特點,提高其友好性和易操作性。
4、*性原則
包括色彩的*,操作區域*,文字的*。即一方面界面顏色、形狀、字體與國家、或行業通用標準相*。另一方面界面顏色、 形狀、字體自成一體,不同設備及其相同設計狀態的顏色應保持*。界面細節美工設計的*性使運行人員看界面時感到舒適,從而不分散 他的注意力。對于新運行人員,或緊急情況下處理問題的運行人員來說,*性還能減少他們的操作失誤。
5、頻率原則
即按照管理對象的對話交互頻率高低設計人機界面的層次順序和對話窗口萊單的顯示位置等,提高監控和訪問對話頻率。
6、重要性原則
即按照管理對象在控制系統中的重要性和全局性水平,設計人機界面的主次菜單和對話窗口的位置和突顯性,從而有助于管理人員把握好控 制系統的主次,實施好控制決策的順序,實現*調度和管理。
7、面向對象原則
即按照操作人員的身份特征和工作性質,設計與之相適應和友好的人機界面。根據其工作需要,宜以彈出式窗口顯示提示、引導和幫助信息 ,從而提高用戶的交互水平和效率。
人機交互界面,無論是面向現場控制器還是面向上位監控管理,兩者是有密切內在的,他們監控和管理的現場設各對象是相同的,因此 許多現場設備參數在他們之間是共享和相互傳遞的。人機界面的標準化設計應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因為它確實體現了易憧、簡單、實用的基木 原則,充分表達了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各種工控組態軟件和編程工具為制作精美的人機交互界面提供了強大的支持手段,系統越大越復雜越 能體現其*性。
編輯
人機界面的設計過程可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創建系統功能的外部模型設計模型主要是考慮軟件的數據結構、總體結構和過程性描述,界面設計一般只作為附屬品,只有對用戶的情況(包括年齡、性別、心理情況、文化程度、個性、種族背景等)有所了解,才能設計出有效的用戶界面;根據終端用戶對未來系統的假想(簡稱系統假想)設計用戶模型,zui終使之與系統實現后得到的系統映象(系統的外部特征)相吻合,用戶才能對系統感到滿意并能有效的使用它;建立用戶模型時要充分考慮系統假想給出的信息,系統映象必須準確地反映系統的語法和語義信息。總之,只有了解用戶、了解任務才能設計出好的人機界面。
2、確定為完成此系統功能人和計算機應分別完成的任務
任務分析有兩種途徑。一種是從實際出發,通過對原有處于手工或半手工狀態下的應用系統的剖析,將其映射為在人機界面上執行的一組類似的任務;另一種是通過研究系統的需求規格說明,導出一組與用戶模型和系統假想相協調的用戶任務。
逐步求精和面向對象分析等技術同樣適用于任務分析。逐步求精技術可把任務不斷劃分為子任務,直至對每個任務的要求都十分清楚;而采用面向對象分析技術可識別出與應用有關的所有客觀的對象以及與對象關聯的動作。
3、考慮界面設計中的典型問題
設計任何一個機界面,一般必須考慮系統響應時間、用戶求助機制、錯誤信息處理和命令方式四個方面。系統響應時間過長是交互式系統中用戶抱怨zui多的問題,除了響應時間的長短外,用戶對不同命令在響應時間上的差別亦很在意,若過于懸殊用戶將難以接受;用戶求助機制宜采用集成式,避免疊加式系統導致用戶求助某項指南而不得不瀏覽大量無關信息;錯誤和警告信息必須選用用戶明了、含義準確的術語描述,同時還應盡可能提供一些有關錯誤恢復的建議。此外,顯示出錯信息時,若再輔以聽覺(鈴聲)、視覺(顏色)刺激,則效果更佳;命令方式是菜單與鍵盤命令并存,供用戶選用。
4、借助CASE工具構造界面原型,并真正實現設計模型軟件模型一旦確定,即可構造一個軟件原形,此時僅有用戶界面部分,此原形交用戶評審,根據反饋意見修改后再交給用戶評審,直至與用戶模型和系統假想*為止。一般可借助于用戶界面工具箱(Userinterfacetoolkits)或用戶界面開發系統(Userinterfacedevelopmentsystems)提供的現成的模塊或對象創建各種界面基本成分的工作。
5、在人機界面分析設計中所要考慮的人文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人機匹配性:用戶是人,計算機系統作為人完成任務的工具,應該使計算機和人組成的人機系統很好地匹配工作;如果有矛盾,應該讓計算機去適應人,而不是人去適應計算機;
2)人的固有技能:作為計算機用戶的人具有許多固有的技能。對這些能力的分析和綜合,有助于對用戶所能勝任的,處理人機界面的復雜程度,以及用戶能從界面獲得多少知識和幫助,以及所化費的時間做出估計或判斷;
3)人的固有弱點:人具有遺忘、易出錯、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不穩定等固有弱點。設計良好的人機界面應盡可能減少用戶操作使用時的記憶量,應力求避免可能發生的錯誤;
4)用戶的知識經驗和受教育程度:使用計算機用戶的受教育程度,決定了他對計算機系統的知識經驗;
編輯
明確監控任務要求,選擇適合的HMI產品;
在PC機上用畫面組態軟件編輯“工程文件”;
測試并保存已編輯好的“工程文件” ;
PC機連接HMI硬件,下載“工程文件”到HMI中;
連接HMI和工業控制器(如PLC、儀表等),實現人機交互。
在生產、過程和樓宇自動化中,使用 SIMATIC HMI 舒適型面,板可以實現對簡單機器和設備的本地控制和監視。它們可在所有類型的行業與應用中使用。它們非常適用于完成要求苛刻的可視化任務,由于所具有的集成功能,可針對每種應用選擇適宜的設備。
KTP400 舒適型
KP400 舒適型
TP700 舒適型
KP700 舒適型
TP900 舒適型
KP900 舒適型
TP1200 舒適型
KP1200 舒適型
TP1500 舒適型
KP1500 舒適型
TP1900 舒適型
TP2200 舒適型
組態
您感興趣的產品PRODUCTS YOU ARE INTERESTED IN
儀表網 設計制作,未經允許翻錄必究 .? ? ?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請輸入你感興趣的產品
請簡單描述您的需求
請選擇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