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濟南九工機電設備有限公司>>公司動態>>振動時效在紡織機械的應用
很多大型焊接機架、箱體、容器等構件,由于缺少相應尺寸退火爐,加之部分構件材質、結構以及加工本身的限制,無法采用熱時效進行殘余應力消除。因此迫切需要一種可靠、的消除殘余應力的工藝方法。
振動時效工藝簡稱VSR技術,自20世紀70年代末從國外引進,經過國內的系統研究和消化吸收后,已在航天航空、機床、冶金、造船、礦山機械及紡織機械等行業推廣使用,而且還制定了相應的指導技術文件和行業標準。
振動時效是通過控制激振器,利用被處理工件自身的共振頻率,給工件施加一個與其共振頻率相適應的周期激振力使工件產生共振。工件各個部位獲得一定的振動能量,這種能量一部分使工件產生宏觀諧振,另一部分消耗在工件內部阻尼和微觀的塑性變形上。隨著應力集中區大量位錯的滑移、空位和晶界的擴散,歪曲的晶格逐漸減少,振動能量更多地轉向使工件產生宏觀諧振,隨著振動處理時間的延長,工件的振幅逐漸增大,工件的共振頻率逐漸減小,當工件的殘余應力被消除完畢時,這些參數的變化亦趨向穩定。
某公司攪拌器結合件全長7.5m,回轉直徑約3m,全重4.3噸,為低合金鋼焊接結構。采用振動時效處理,激振器zui大激振力10KN,可激振工件zui大重量50噸。
該件號為軸類零件,參照典型梁型工件振動處理工藝進行。首先了工裝支架在距兩軸端約總長2/9的部位支撐工件,支架支撐工件處采用橡膠哈夫墊支撐,激振器固定在攪拌軸*,拾振器用磁鐵吸緊在一端。考慮到攪拌器殘余應力較大,決定在攪拌軸截面上互相垂直的兩個方向上都進行處理,其中一個為主振,另一個為附振。主振時間定為15分鐘,附振時間5分鐘。經過試振,對支撐位置、激振器裝夾位置、拾振器位置進行了凋整,激振器偏心檔位選擇為60°,工件達到了較好的振動效果。在確定好以上工藝參數后,對工件進行了振動時效。
攪拌器主振后,從相關曲線判斷,達到振動時效工藝效果。考慮到攪拌器殘余應力較大,又將攪拌軸轉動90°,重新裝夾激振器及拾振器,進行了5分鐘的附振以加強振動時效效果。附振時相關曲線已趨穩定,說明工件的殘余應力已消除完畢,振動已不再產生消除和均化殘余應力和強化金屬的作用。
攪拌器經振動時效消除應力處理后,通過比照有關振動時效處理標準,證明振動時效技術在降低乃至消除攪拌器類零部件殘余應力方面,是一種簡便、有效、節能、環保和快捷的*工藝,不受工件尺寸、重量、結構以及場地的限制,值得應用與推廣。現在,振動時效工藝在西格馬公司的大力推動下正在全國其他一些大型零部件加工中也得到了廣泛應用。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儀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