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揚州冠豐電力設備有限公司>>公司動態>>山東濟南控燃煤 擬向周邊城市電廠“借暖”
必要性 彌補濟南供暖缺口
據了解,我國產煤多半用于發電,煤在燃燒的過程中,有三分之一轉換為電能,其余成為余熱。熱電廠里要排出大量的余熱廢熱,如果利用起來,既節能減排,又實現了循環經濟,可以*替代燃煤取暖。“在不增加燃煤的基礎上,TD1168高空測試鉗我們正在研究從更遠的電廠調引余熱彌補濟南的供暖缺口。”1月5日,濟南市*副主任姬鋒在“泉城環保世紀行”采訪活動中透露。
可行性周邊大電廠不少
按照《濟南市工業余熱利用行動方案》,濟南市市政公用事業局將華電章丘電廠和華能黃臺電廠的工業余熱“回收利用”,用于集中供暖。2015年10月底,章丘電廠余熱利用與長輸管網同步建成并投入使用,為城區增加供熱能力600萬平方米。“我們統計過,以濟南為中心方圓100公里范圍內有大電廠十幾座,超大電廠也有五六座,TD1168高空測試鉗像鄒平的魏橋電廠和茌平的信發電廠都是大型電廠,在目前黃臺和章丘電廠余熱已經利用的基礎上,把這些電廠的余熱引進濟南也具有可行性。”姬鋒表示。
可能性其他城市有經驗可鑒
“目前,濟南市*已經就此問題開展研究,這也是解決濟南冬季燃煤污染問題的一條重要途徑。”姬鋒告訴記者,目前國內不少城市像大同、太原都開展了遠距離余熱供熱,太原可以將40公里外的電廠余熱輸送到市區,這是當前國內遠的長距離輸熱。TD1168高空測試鉗“茌平和魏橋距離濟南直線距離在60公里左右,考慮地形因素調整的話,多為75公里。”姬鋒在會上表示。
泉城“借暖”為哪般?
供熱缺口年年增加
目前濟南市城區(繞城以內)集中供熱面積約1.12億平方米,集中供熱普及率為72.9%。全市還有3800萬平方米面積未加入集中供暖。根據濟南市市政公用事業局統計,到2020年濟南供熱需求將達到2億平方米,到2030年將達到3億平方米。
本地余熱逐漸見底
在供熱需求不斷增加的同時,隨著余熱利用的推進,濟南本地余熱逐漸“見底”。目前,黃臺電廠為濟南市大的熱源廠,現役的7、8、9、10號四臺機組,供暖面積占到了省城的三成以上。“黃臺電廠可挖掘的供熱能力有限,剩余能力不到1000萬平方米。”濟南市市政公用事業局局長王繼東在去年12月份接受采訪時表示。
可以減少市區污染
市市政公用事業局擬未來可能在離濟南市區20-30公里的地方,建設純粹用來供熱的熱源廠,采取超低排放、長距離大溫差輸送的技術,減少對市區的污染。相對于新建熱源廠時間周期較長,利用周圍“鄰居”的熱源顯然更加便捷。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儀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