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太陽能新舊產能遍地開花 供需失衡問題明年再現
上半年英國需求在年初搶裝潮褪去后大幅萎縮,取而代之的印度則成為成長明顯的市場,并躍居中國組件三大主要出口國之一。根據TrendForce旗下新能源事業處EnergyTrend報告指出,2015年上半年中國光伏組件出口約12GW(中國內需除外), 全自動互感器特性綜合測試儀其中主要的三大海外市場分別為日本、美國與印度,出口合計超過6GW。
EnergyTrend 分析師林嫣容表示,下半年預期有中、美、日、印四大市場的支撐,整體需求持續暢旺,帶動一二線電池及組件廠商下半年稼動持續滿載。然而,面對頻繁的貿易戰、加上為了更貼近新興市場,未來下游產能的擴充或遷移皆選擇到中國及中國臺灣以外的國家,第三地建廠風潮讓漸趨平衡的供需再度拉開差距。
上游供需失衡嚴重,廠商將陸續退場
林嫣容指出,中國停止加工貿易手冊是今年影響多晶硅供需的強震撼彈全自動互感器特性綜合測試儀,八月手冊暫停后效應已逐漸浮現,歐美多晶硅大廠需繳交高額關稅才能進口中國,而中國本土多晶硅廠商、韓國低關稅的廠商則相應擴產,使多晶硅產能過剩,讓中國在缺少歐美大廠的供給后仍未見短缺。
多晶硅價格在手冊*停止后預計將能帶動價格由目前的RMB115~118/kg小幅成長,然而大全、特變電工等大廠夾帶低電費的成本優勢,持續報出極有競爭力的價格,整體中國多晶硅價格難以有顯著提升。EnergyTrend預估今年中國多晶硅價格將在RMB125/kg關卡碰到*壓力,未能顯現太大的漲幅;這也將讓原先計劃在多晶硅價格上漲中分一杯羹的二三線多晶硅小廠再度黯然退出。除此之外,需繳交高關稅才能進口的海外多晶硅廠商也將因無法分食中國這塊大餅,而陸續減產。
中下游需求暢旺,新舊產能遍地開花
由于歐美貿易戰的囊括范圍大多為電池及組件,全自動互感器特性綜合測試儀今年大廠的第三地產能建置大多為兩項產能的相搭配;此外,印度市場的崛起也讓不少廠商為搶得先機直接在印度建置生產基地。無論是購買新產線、現有產能外移、或與第三地廠商的合作,都讓中國當地產能獨霸的版圖漸有轉移,印度、馬來西亞、泰國等地的產業聚落將更臻成熟。
天合光能、晶科、晶澳等一線大廠的產能擴充規模皆不小,再度墊高供給量,供過于求造成在淡季時廠商售價波動明顯,倚靠大廠代工訂單的二線小廠將面臨*的價格壓力。此外,新擴出的第三地產能擁有無稅率優勢,將壓制中國臺灣各電池廠今年漲勢,因此仍需更靈活的策略,以免扭虧只是曇花一現,屆時大廠與小廠、組件與電池廠之間的戰略合作或合并將更趨頻繁。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儀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