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參數 粒度范圍:0.8納米- 6.5微米 Zeta 電位測量:+/- 5mv 電泳遷移:+/- 0.4 μs/volt/cm 重復性:誤差小于1%(標準顆粒) 測量原理:動態光背散射技術及米氏理論 技術:HDF,CRM,FFT,“Y"型光纖光路設計,“非球形"顆粒校正選項,微電場設計技術 檢測角度:180o 濃度范圍:0.1ppm – 40wt% 分析時間:30-120 秒 光源:3mW 780nm 半導體光纖 樣品體積:0.2ml 操作軟件:兼容Windows 98, 2000,NT, XP等 標準:ISO 13321 環境溫度:10oC to 35oC 相對濕度:小于90% |
| 主要特點 ﹡ 的異相多譜勒頻移(Heterodyne Doppler Frequency Shifts)技術,比較傳統的多譜勒頻 移分析方法,獲得顆粒散射信號的強度高出幾個數量級,提高分析結果的可靠性 ﹡ 的可控參比方法(CRM, Controlled Reference Method),能精細分析多譜勒頻移產生的能 譜,確保分析的靈敏度 ﹡ 超短的顆粒在懸浮液中的散射光程設計,避免了多重散射現象,保證高濃度溶液中納米顆粒測 試的準確性 ﹡ *的“Y型"光纖光路系統,精確聚焦藍寶石測量窗口,有效消除雜散光對檢測器的負面影響
﹡ 的快速傅利葉變換算法(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 Algorithm Method),迅速處理檢 測系統獲得的光譜,縮短分析時間 ﹡ 引進“非球形"顆粒概念對米氏理論計算的校正因素,內置常用分析物質光學數據庫,提 高顆粒粒度分布測試的準確性 ﹡ 符合甚至部分超過ISO 13321 激光粒度分析標準-納米分析部分 ﹡ 符合甚至部分超過21 CFR PART 11 安全要求及FDA標準
|
| 儀器介紹 30多年來,Microtrac 公司一直致力于激光散射技術在顆粒粒度分布中的應用。作為行業的先鋒,早在1990年,納米顆粒分析儀器,NPA引入由于顆粒在懸浮體系中的布朗運動而產生的能譜概念,利用 背散射(Back-scattered)和異相多譜勒頻移(Heterodyne Doppler Frequency Shifts)技術 ,結合動態光散射理論和*的數學處理模型,取代傳統的光子相關光譜(PCS,Photon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方法,將分析范圍為延伸至0.003-6.5μm。隨著技術的發展,Microtrac 公司不斷完善其麾下的專業顆粒分析儀器,快速分析高濃度的納米顆粒,生化材料及膠體體系成為現實,成為眾多行業納米分析的參考儀器。 應用領域: 有機聚和物和高分子研究,納米金屬和其他納米無機物,結晶分析,表面活性劑膠束大小,蛋白質,甾體,DNA,RNA,極稀濃度或不宜稀釋高濃度的樣品分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