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0731-84473275
當前位置:吉首市中誠制藥機械廠>>公司動態>>梧桐花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拾遺》
【拼音名】Wú Tónɡ Huā
【英文名】Flower of Phoenix Tree
【來源】
藥材基源:為梧桐科植物梧桐Firmiana plantanifolia (L.f.) Marsili的花。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Firmiana plantanifolia (L.f.) Marsili [F.simplex (L.) W.F.Wight]
采收和儲藏:6月采收,曬干。
【原形態】梧桐 落葉喬木,高達16m。樹皮青綠色,平滑。單葉互生,葉柄長8-30cm;葉片心形,掌狀3-5裂,直徑15-20cm,裂片三角形,先端漸尖,基部心形,兩面無毛或略被短柔毛;基生脈7條。圓錐花序頂生,長約20-50cm,下部的分枝長達12cm,花單性或雜性,淡黃綠色;導管長約2mm,裂片5,長條形,向外卷曲,長7-9mm,外面被淡黃色短柔毛,無花瓣;雄花由10-15枚雄蕊合生,花絲愈合成一圓柱體,約與萼片等長;雌花常有退化雄蕊圍生子房基部,子房由5心皮聯合,部分離生,花柱長,柱頭5裂。蓇葖果5,紙質,有柄,長6-11cm,寬1.5-2.5cm,被短絨毛或幾無毛,在成熟前每個心皮由腹縫開裂成葉狀果瓣。種子4-5,球形,直徑約7mm,干時表面多皺紋,著生于葉狀果瓣的邊緣。花期6-7月,果熟期10-11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多為人工栽培。
資源分布:分布于全國大部分地區。日本也有分布。
【性狀】性狀鑒別 花淡黃綠色,基部有梗。無花瓣,花萼筒狀,長約1mm,裂片5,長條形,向外卷曲。被淡黃色短柔毛。雄蕊10-15枚合生,約與萼等長。氣微,味淡。
【化學成份】含齊墩果酸(oleanolic 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芹菜素(apigenin)。還含水溶性多糖(polysaccharide)。
【炮制】篩凈泥屑,揀去雜質,曬干。
【性味】甘;平
【歸經】肺;腎經
【功能主治】利濕消腫;消熱解毒。主水腫;小便不利;無名腫毒;創傷紅腫;頭癬;湯火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研末調涂。
【附方】①治水腫: 梧桐花(干)三至五錢。水煎服。(廣州*《常用中草藥手冊》)②治燒燙傷:梧桐花研粉調涂。(廣州*《常用中草藥手冊》)
【各家論述】
1.《山海草函》:治癩頭,湯火傷。
2. 廣州*《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解毒。
【摘錄】《中華本草》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儀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