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氣污染的綜合防治
大氣的污染物,無論是顆粒狀污染物或是氣體狀污染物,都有能夠在大氣中擴散、污染面廣的特點,這就是說,大氣污染帶有區域性和整體性的特征。正因為如此,大氣污染的程度要受到該地區的自然條件、能源構成、工業結構和布局、交通狀況以及人口密度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在本文以后所論述的各種治理技術只是對點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進行治理,不能解決區域性的大氣污染問題。對于區域性大氣污染問題,必須通過采取綜合防治的措施加以解決。
所謂大氣污染的綜合防治,就是從區域環境的整體出發,充分考慮該地區的環境特征,對所有能夠影響大氣質量的各項因素作全面、系統的分析,充分利用環境的自凈能力,綜合運用各種防治大氣污染的技術措施,并在這些措施的基礎上制定*的防治措施,以達到控制區域性大氣環境質量、消除或減輕大氣污染的目的。
大氣污染綜合防治涉及面比較廣,影響因素比較復雜,一般來說,可以從下列幾個方面加以考慮。
(1)全面規劃,合理布局
大氣污染綜合防治,必須從協調地區經濟發展和保護環境之間的關系出發,對該地區各污染源所排放的各類污染物質的種類、數量、時空分布作全面的調查研究,并在此基礎上,制定控制污染的*方案。
工業生產區應設在城市主導風向的下風向。在工廠區與城市生活區之間,要有一定間隔距離,并植樹造林、綠化、減輕污染危害。對已有污染重,資源浪費,治理無望的企業要實行關、停、并、轉、遷等措施。
(2)改善能源結構,提高能源有效利用率
我國當前的能源結構中以煤炭為主,煤炭占商品能源消費總量的73%,在煤炭燃燒過程中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以及懸浮顆粒等污染物。因此,如從根本上解決大氣污染問題,首先必須從改善能源結構入手,例如使用天然氣及二次能源,如煤氣、液化石油氣、電等,還應重視太陽能、風能、地熱等所謂清潔能源的利用。我國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在短時間內不會有根本性的改變。對此,當前應首先推廣型煤及洗選煤的生產和使用,以降低煙塵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我國能源的平均利用率僅30%,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潛力很大。我國有20余萬臺鍋爐,年耗煤2億多噸,因此,合理選擇鍋爐,對低效鍋爐的改造、更新、提高鍋爐的熱效率,能夠有效地降低燃煤對大氣的污染。
(3)區域集中供熱
分散于千家萬戶的燃煤爐灶,市內密集的矮小煙囪是煙塵的主要污染源。發展區域性集中供曖供熱,設立規模較大的熱電廠和供熱站,用以代替千家萬戶的爐灶,是消除煙塵的有效措施。這樣還具有以下各項效益:①提高熱能利用率;②便于采用率的除塵器;③采用高煙囪排放;④減少燃料的運輸量。
(4)植樹選林、綠化環境
綠化造林是大氣污染防治的一種經濟有效的措施。植物有吸收各種有毒有害氣體和凈化空氣的功能。植物是空氣的天然過濾器。茂密的叢林能夠降低風速,使氣流挾帶的大顆粒灰塵下降。樹葉表面粗糙不平,多絨毛,某些樹種的樹葉還分泌粘液,能吸附大量飄塵。蒙塵的樹葉經雨水淋洗后,又能夠恢復吸附、阻攔塵埃的作用,使空氣得到凈化。
植物的光合作用放出氧氣,吸收二氧化碳,因而樹林有調節空氣成分的功能,一般1公頃的闊葉林,在生長季節,每天能夠消耗約1t的二氧化碳,釋放出0.75t的氧氣。以成年人考慮,每天需吸入0.75kg的氧氣,排出0.9kg的二氧化碳,這樣,每人平均有10m2面積的森林,就能夠得到充足的氧氣。
有一些植物能夠吸收大氣中的有毒成分,如1公頃柳杉林每年可吸收720kg二氧化碳。
有一些林木,在其生長過程中能夠揮發出檸檬油、*等多種殺菌物質。有人作到分析測定,在百貨大樓內,每立方米空氣中細菌數達400萬個,林區則僅僅有55個,這樣,林區與百貨大樓空氣中的含菌量相差7萬多倍。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儀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