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濰坊魯盛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WSZ-0.5m3/h生活污水處理地埋式設備
產地 | 國產 | 加工定制 | 是 |
---|
WSZ-0.5m3/h生活污水處理地埋式設備
我公司常年承接:生活污水處理、醫療污水處理、洗滌污水處理、屠宰污水處理、
養殖污水處理、餐飲污水處理、噴涂污水處理及類似工業污水處理工程。
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魯盛可為廣大客戶提供圖紙、技術、運輸、安裝及售后等各種服務
各池主要功能如下。
(1)厭氧段
厭氧段主要是快速厭氧釋磷,二沉池中回流污泥中殘留的少量NO3-在厭氧段初期很快被反硝化完畢,伴隨著水中CODCr的去除,反應器中出現厭氧釋磷現象,釋磷速率與水中CODCr去除率相對應,厭氧段快速吸收有機物并具有以下特點:
a.由于進水中的有機物為積磷菌提供了呈梯度的高濃度有機物(FM值),使有機物zui大可能地被用于厭氧釋磷和后續缺氧段的反硝化吸磷脫氮,提高了有機物在生物脫氮吸磷中的利用率。
b.部分CODCr直接以厭氧產物或經缺氧呼吸的形式被去除,降低了后續好氧段需氧化的有機物量,使得該工藝比傳統活性污泥法大大節省了供氧量。
(2)缺氧段
反硝化積磷菌經過厭氧段充分有效地釋磷并吸收快速降解有機物合成大量的PHB后進入缺氧段,同時后階段的硝化出水回流至缺氧段,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污水中的NO-3下降。
(3)好氧段?
進入好氧段后反應器出現好氧吸磷現象,進水中的有機物大部分被去除,由于泥齡較短,不適宜硝化細菌的生長環境,因此無NH+4的消耗,同時后段的生物濾池反應器提供了低CODCr TKN值的進水,為保證生物濾池高效的硝化反應奠定了基礎。同時好氧反應器SVI較低,污泥沉降性能較好,使后續沉淀池可承受較高的負荷。
3、PASF后階段
PASF后階段采用生物膜法,通常可采用曝氣濾池處理,由于有機負荷低,為硝化提供了良好基礎,二沉池出水后進入曝氣生物濾池,可發揮生物濾池負荷高,占地面積小等特點,一方面可利用濾池的硝化作用,達到硝化的目的,硝化后出水部分回流至前階段缺氧段進行反硝化,由于回流會增加二沉池水力負荷,回流比例需根據總氮要求及二沉池的表面負荷綜合確定;另一方面曝氣生物濾池存在過濾作用,使二沉池出水中的SS進一步降低,使出水達到或優于一級排放標準。
4、PASF工藝特點
PASF工藝與常規生物脫氮除磷工藝相比,其硝化、反硝化和好氧吸磷都處于較理想的反應條件下,顯示出非常穩定的硝化和脫氮除磷效果。其主要特點為:
(1)采用雙系統(積磷菌、反硝化菌共存于一個活性污泥系統,硝化菌為生物濾池系統)可分別控制自養硝化菌和異養菌(積磷菌和反硝化菌)的泥齡,解決了自養菌和異養菌的不同泥齡之爭,有利于發揮反硝化脫氮除磷與硝化的各自優勢。
(2)異養型兼性菌在理想的厭氧、缺氧、好氧交替的環境下進行反硝化和除磷,自養型專性好氧硝化菌可始終在曝氣環境中進行好氧硝化,同時克服傳統活性污泥絲狀菌膨脹等弊端,有利于污水處理廠的運行和管理。
(3)厭氧段活性污泥快速吸附或降解并用于厭氧釋磷,在缺氧狀況下,聚磷菌可快速反硝化脫氮,污泥泥齡短,去除單位質量磷耗用的BOD5少,提高了易降解有機物的利用率,改善了脫氮除磷效果,同時硝化系統CODCr濃度較低,有利于提高硝化作用。
(4)充分利用活性污泥法和曝氣生物濾池各自的優點,具有較高的處理效率,達到低能耗、高處理效果的目的,同時能減少占地面積,有效節約工程造價。當水樣中加入凝聚劑---硫酸鋁時,擴散在水中的油微粒會被形成的氫氧化鋁凝聚。隨著氫氧化鋁的沉淀,便將水中微量的油也聚集沉淀,經加酸酸化,可將沉淀溶解,再通過有機溶劑的萃取,將分離出來的油質轉入有機溶劑中,將有機溶劑蒸發至干,殘留的是水中的油,通過稱量即可求出水中的油含量。 此法采用四氯化碳(CCL4)作有機溶劑,這樣可以避免在蒸發過程中發生燃燒或爆炸等事故。
WSZ-0.5m3/h生活污水處理地埋式設備注意事項
如果所取水樣內混有較多的微粒雜質,則在四氯化碳萃取后,水和有機溶劑分層處不會出現明顯的分液層,但仍可用干的濾紙過濾,因為干濾紙會很快吸干混雜層中的水珠,而使四氯化碳通過濾紙時并不影響測試結果。四氯化碳蒸汽對人體有毒害,在操作時應盡量避免吸入,蒸發烘干時必須在通風櫥內進行。
正滲透
正滲透-尋找水處理脫鹽新技術
正滲透作為一種潛在的水純化和淡化新技術,世界上正對其進行著多角度、深層次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正滲透與反滲透是一對互逆的方法。國外1976年,有液-液體系的原始嘗試,國內1992年,發明過液-固體系的正向滲透(非加壓)吸附滲透法脫鹽(CN92110710.2)。直到約10年后,又重新跟隨國際潮流,開始標準的模仿復制的模式, 2008年有綜述報告。
新途徑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壓力驅動反滲透膜分離技術(RO)在膜、膜組器、設備和工藝等方面都有了較大創新和改進,但人們也越來越意識到RO技術在節能、環保領域存在的局限,而且就脫鹽來講,RO技術可認為已接近發展的*。因此,國外已經開展了“正向滲透膜分離技術(FO)”的相關研究,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海水淡化、污水處理、食品加工、醫藥等領域得到了應用,特別是“壓力延緩滲透(FRO)海水發電”,更是一項ji具前景的清潔再生能源開發技術J。但是國內對正向滲透膜分離技術關注得很少,相關研究和論文也不多。雖然,上個世紀90年代中國有了創造性的發明“非加壓吸附滲透法海水淡化”(CN92110710.2)。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儀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