逄政委
當前位置:濰坊魯盛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每天10立方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產地 | 國產 | 加工定制 | 是 |
---|
每天10立方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魯盛環保精心為您打造供應優質污水處理設備我們具有豐富的工程安裝經驗以及良好的專業水準設備污水處理不二選。品質服務一站式。膜-mbr膜,技術團隊專業,多種方案供選擇
一、北京農村生活污水收集處理概述
1.污水排放現狀
北京市農村地區居民基本上將生活污水通過房屋旁的小溝小渠排放到附近的水體,部分可用的生活污水被用來喂養畜禽等。隨著水沖廁所的普及,政府通過出臺補貼政策的形式鼓勵農村改廁工程,部分居民自建“三格式”化糞池,對于黑水基本實現了集中收集,基本達到了無蠅蛆、無臭味、衛生和安全的標準,但“三格式”化糞池仍然存在防滲漏措施不到位、清理不及時及缺少維護等問題。廚房、洗衣等灰水基本通過自建的管道、溝渠等散排至室外地面或雨水溝渠,由于灰水中含有大量的氮、磷等元素,匯入附近溝渠后易造成水體的富營養化,同時夾帶有大量的生活垃圾、枯枝落葉,易于腐爛發臭,沉積形成淤泥,導致溝渠內水流不暢。
2.農村污水處理站
(1)規模測算
由于缺乏針對農村污水處理站的設計規范,現階段農村污水處理站規模多是通過調查當地農民的用水現狀、生活習慣、經濟條件及發展潛力等情況,由人口數量、人均用水定額及排水系數綜合計算確定,同時考慮一定的安全余量,再以供水量及污水口實測水量進行復核,統籌考慮遠期需求。但實際工程建設中,由于農村外來人口數量變化大,人口數量很難確定;農民用水習慣、節水意識也影響了用水定額的確定,尤其對于普遍采用“常流水”方式防止供水管道凍裂的農村地區,冬季污水量猛增,污水處理站規模測算困難。
(2)處理工藝
目前農村地區污水處理工藝選擇遵循“因地制宜、經濟適用、維護簡單”原則,在充分考慮廠站的用地現狀、運行情況、污水量、污水水質、經濟條件和管理水平的情況下,主要可分為4種類型:“厭氧+生態”工藝、“好氧+生態”工藝、“厭氧+好氧+生態”工藝和“厭氧+好氧”工藝。
(3)處理排放標
準為了提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根據《關于加快制定地方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排放標準的通知》要求,北京市于2019年1月進一步發布了DB11/1612-2019《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基本明確了北京地區各類規模的農村污水處理站處理排放標準。3.截污模式針對農村地區*的排水管網不健全、街道寬度較窄、交叉供水管網時間久遠、燃氣管道占位等實際特征,農村生活污水截污模式在現有排水體制的基礎上,綜合考慮社會經濟效益,可分為“村外截污”“村內合流,村外截污”“進村入戶,雨污分流”等3種截污模式。其中,“村外截污”模式是在村莊外圍對現狀雨污合流排水管線截流,或對現狀污水排污口收集,將非汛期出村污水收集至污水處理站處理后排放;“村內合流,村外截污”模式是在“村外截污”模式基礎下的延伸,通過對村內主街道現狀雨污合流管網(方涵)修葺或者新建,將散排至主街道的污水進行收集;“進村入戶,雨污分流”模式是在村內敷設污水管線,沿每戶的化糞池和廚房建設污水支管,逐戶收集污水后匯入污水干管,從源頭對污水進行收集、處理。
4.資金支持政策
北京市按照“因地制宜、社會參與”的原則,鼓勵采用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的方式開展建設,并對運營費用給予補貼。管網部分,政策支持范圍從干、支、戶管線調整為骨干管網,資金來源由財政以獎代補模式過渡,再調整為固定資產投資支持,資金支持比例也逐年提高。水力負荷太低,會導致大量分散污泥過度生長,從而影響污泥的沉降性能,甚至會導致污泥膨脹。但水力負荷過大,會對顆粒污泥造成剪切并會剝落未聚集細胞體的胞外多糖粘滯層而阻礙粘附聚集。因此,在啟動初期,應采用較小的水力負荷(0.05-0.1m3/㎡ ·h)使絮體污泥能夠相互粘結,向集團化生長,有利于形成顆粒污泥的初生體。當出現一定量的污泥后,提高水力負荷至0.25 m3/㎡·h以上,可以沖走部分絮體污泥,使密度較大的顆粒污泥沉降到反應器底部,形成顆粒污泥層。為了盡快實現污泥顆粒化,把水力負荷提高到0.6m3/㎡·h時,可以沖走大部分的絮體污泥。但是,提高水力負荷不能過快,否則大量絮體污泥的過早淘汰會導致污泥負荷過高,影響反應器的穩定運行。
每天10立方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2)注意各種儀表指針的變化
例如,真空表、壓力表、電流表、軸承溫度表、油位表的變化。若指針發生偏位或跳動,應查明原因,及時解決。
a 集水池的維護
因為污水流速減慢,泥砂可能嚳到集水池池底。定期清洗時,應注意人身安全。清池前,應首先強制排風,達到安全部門規定的要求后,人方可下池工作。下池后仍應保持一定的通風量。每個操作人員在池下工作時間不可超過30min。
b做好運行記錄
每班應記錄的內容有:主要儀表的顯示值,各時段水泵投運的臺號,異常情況及其處理結果。
初次沉淀池的運行管理
1、運行操作人員應觀察并記錄反應池礬花生長情況,并將之與以往記錄資料比較。如發現異常應及時分析原因,并采取相應對策。例如:反應池末端礬花顆粒細小,水體渾濁。且不易沉淀,則說明混凝劑投藥是不夠。若反應池末端礬花顆粒較大但很松散,沉淀池出水異常清澈,但是出水中還夾帶大量礬花,這說明混凝劑投藥量過大,使礬花顆粒異常長大,但不密實,不易沉淀。
2、運行管理人員應加強對入流污水水質的檢驗,并定期進行燒杯攪拌試驗。通過改變混凝劑或助凝劑種類,改變混凝劑投藥量,改變混合過程的攪拌強度等,來確定*混凝條件。例如:當水量或水中SS濃度發生變化時,應適當調整混凝劑投藥量;當入流污水水溫或PH值發生變化,可改變混凝劑或助凝劑來提高混凝效果;當入水中有機性膠體顆粒含量變化,亦應及時調整混凝劑或助凝劑。
3、采用機械混合方式時,應定期測試計算混合區的攪拌梯度(G)核算其有問題時應用時調整攪拌設備轉速或調節入流水量。采用管道混合或采用靜態混合器混合時,由于流量減少,流速降低,會導致混合強度不足。對于其他類型的非機械混合方式,也有類似情況,此時應加強運行的合理調度,盡量保證混合區內有充足的流速。對于水力式絮凝反應池亦一樣,應通過流量調整來保證其水流速度。
4、應定期清除絮凝反應池內的積泥,避免反應區容積減少,池內流速增加使瓜時間縮短,導致混凝效果下降。
5、反應池末端和沉淀池進水配水墻之間大量積泥,會堵塞部分配水孔口,使孔口流速過大,打碎礬花,沉淀困難。此時應停止運行清除積泥。
6、沉淀池應合理確定排泥次數和排泥時間,操作人員應及時準確排泥。否則沉淀池內積存大量污泥,會降低有效池容,使沉淀池內流速過大。
7、應加強巡查,確保沉淀池出水堰的平整。否則沉淀池出水不均勻造成池內短流,將破壞礬花的沉淀效果。
8、應經常觀察混合、反應排泥或投藥設備的運行狀況,及時進行維護,發生故障則及時更換報修。
9、定期清洗加藥設備,保持清潔衛生;定期清掃池壁,防止藻類滋生。
10、定期標定加藥計量設施,必要時應予以更換,以保證計量準確。
11、加強對庫存藥劑的檢查,防止藥變質失效。對硫酸亞鐵尤其應注意。用藥應貫徹“先存后用”的原則 。
12、配藥時要嚴格執行衛生安全制度,必須帶膠皮手套以及其他勞動保護措施。
13、做好分析測量與記錄。依據調查思路,對如下范圍及內容進行了調查和勘測: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儀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