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濰坊魯盛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霸州市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產地 | 國產 | 加工定制 | 是 |
---|
霸州市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污水設備生產廠家,生產、銷售、運輸、安裝、技術支持、售后一體的正規公司。
濰坊魯盛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是專業研發生產銷售技術服務設備安裝的廠家;專業生產各種污水處理設備,歡迎廣大用戶采購下單。
SVI與其他指標的關系
1 SVI與SV值的關系
SVI值排除了污泥濃度對污泥沉降體積的影響,因而比SV值能更準確地評價和反映活性污泥的凝聚、沉淀性能。
一般說來,SVI值過低說明污泥顆粒細小,無機物含量高,缺乏活性;SVI過高說明污泥沉降性較差,將要發生或已經發生污泥膨脹。城市污水處理廠的SVI值一般介于70~100之間。
SVI值與污泥負荷有關,污泥負荷過高或過低,活性污泥的代謝性能都會變差,SVI值也會變很高,存在出現污泥膨脹的可能。
2 SVI與污泥負荷Ns的關系
SVI與污泥負荷Ns之間的關系在污水廠運行中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污泥負荷Ns介于0.5~1.5KgBOD5/(KgMLSS·d)區段時,SVI達到zui高,污泥沉降性能不佳,屬于污泥膨脹高發區,因此應避免采用這一區段的污泥負荷;Ns介于1.5~2.5KgBOD5/(KgMLSS·d)的高負荷區段,將加快有機污染物的降解速度與活性污泥增長速度,降低曝氣池的容積在經濟上比較適宜,但處理水質未必能夠達到預定的要求;Ns<0.5KgBOD5/(KgMLSS·d)的低負荷區段,有機污染物的降解速度和活性污泥的增長速度都將降低,氧化溝的容積增大,建設費用有所增高,但是處理水質能夠達到要求。
3 SVI與出水SS的關系
混合液的SVI對出水水質的影響是非常明顯的,這是因為較高的SVI值混合液在終沉池中沉淀性能較差,容易造成SS隨出水流失。實驗表明SVI值保持在50~200ml/g之間時,95%的出水SS<20mg/l;而SVI>200ml/g時,出水SS值基本上大于20mg/l,不能達標排放。
4 SVI與DO的關系
溶解氧在活性污泥法的運行中是一個重要的控制參數,DO濃度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有機物的去除效率和活性污泥的生長。SVI與DO基本呈反比關系,即低的溶解氧可以導致較高的SVI值,而與此相對應的是高的溶解氧可以產生低的SVI值。實驗表明當SVI<100ml/g時,DO值保持在4~6mg/l,當SVI值保持在100~150ml/g時,DO值大部分保持在2~4.0mg/l之間,而當SVI>200ml/g時,DO值基本處于2.0mg/l以下,這種情況下難以保證出水水質達標。壓裂作為重要的增產措施,已成為低滲油田開發的主導技術,為各大油田所普遍采用。陸地油田壓裂技術已趨于成熟,壓裂措施的實施也日漸規模化批量化。僅以大慶油田為例,2001~2005年水井和油井老井的壓裂實施比分別約為19.8%和40.2%,實現增油27.7%和57.9%。近年來,海上油田克服技術瓶頸,也陸續開展了一定規模的壓裂作業,且隨著開發力度的加大,壓裂作業規模及次數必將進一步擴大。壓裂作業結束后,會產生大量壓裂返排液,其中含有大量的有害固體懸浮物、難降解有機物、石油類等污染物,具有黏度、濁度、有機污染物(COD)含量高且穩定性強的特點,處理非常困難。
如何實現壓裂返排液的高效處理,是目前油田環保以及制約壓裂技術進一步大規模應用的重要科學問題。
霸州市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壓裂返排液水質特點
油田壓裂返排液主要包括返排自井筒與地層的壓裂破膠液、洗井廢水及未使用完畢的壓裂基液等。總的來說,壓裂返排液具以下3個特點:
(1)間歇排放。壓裂作業時間上具有間歇性,空間上具有分散性,每井次排放量約100~300 m3,若采用集中后統一處理的方式,費時費力且存在泄露風險,返排后即時處理或邊返排邊處理是較為可行的方法。
(2)污染物成分復雜、濁度及黏度高。在配制壓裂基液時,需添加除胍膠等稠化劑外的表面活性劑、殺菌劑、防膨劑、緩釋劑、交聯劑、交聯穩定劑、延遲交聯劑、破膠劑等各類化學藥劑,以保障壓裂基液具備良好的攜砂能力、抗剪切性、熱穩定性及較低的濾失量與阻力等。壓裂作業實施完畢后,這些添加劑將隨破膠液一并返排,另外,返排過程中還會從地下攜帶泥沙、石油類、鹽類等污染物。
(3)體系穩定、COD高、處理困難。壓裂返排液中含有胍膠、親水型添加劑等高分子有機物,COD可高達上萬mg/L。傳統絮凝、氧化過程,可初步去除返排液中的大部分石油類成分、泥沙以及部分有機物,但由于壓裂廢液黏度大、有機添加劑種類繁多,溶于水中性質穩定,使得去除COD難度較大。因此,普遍認為COD去除是壓裂返排液處理的重點及難點。
壓裂返排液組合深度處理工藝研究進展
壓裂返排液的傳統處理方法是采用污水池或大罐集中儲存,依靠返排液自身揮發或沉降進行處理,此方法耗費大量時間及空間,且存在污水泄漏外溢的風險。近年來,隨著國家環保要求的日益嚴苛,壓裂返排液處理的研究逐漸集中到快速深度處理上,以期滿足國家污水排放標準。室內研究和現場應用均證實,僅憑單一處理技術難以實現返排液的達標排放處理,因此目前的研究熱點是組合深度處理工藝。
1、以生物處理技術為核心的組合工藝
生物處理技術主要是依靠兩方面作用實現對污水的凈化處理:(1)微生物將有機污染物作為自身生長源。微生物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自身生長繁殖過程中依靠其新陳代謝功能將有機污染物氧化降解;(2)微生物將某些有機污染物合成為自身細胞質。細胞質可依靠物理絮凝作用,同水中其他污染物一起絮凝沉淀或上浮。
李健等實驗室內研究了“混凝-萃取-微電解-吸附-催化氧化-生物降解”6步組合工藝:(1)混凝沉降,絮凝劑為聚合硫酸鐵、石灰、膨潤土,質量濃度分別為2.5、2、20 g/L,COD從原水的6 460 mg/L降低至2 820 mg/L;(2)萃取,處理后COD為2 816 mg/L,基本無變化;(3)微電解,pH=2條件下將廢水與鐵屑及焦炭混合,處理30 min,COD下降至1 331 mg/L;(4)活性炭吸附,吸附劑為活性炭,質量濃度為50g/L,處理40 min,出水COD下降至444 mg/L;(5)催化氧化,氧化劑為Fenton試劑,pH=12,處理36 h,出水COD下降至256 mg/L;(6)生化處理,處理時間30 d,出水COD約為90 mg/L,達到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 8978—1996)中的一級排放標準。6步組合達標排放處理工藝中,生化處理是COD高效去除的關鍵,而其中菌種成功接種是技術的難點及重點。
何偉報道了“混凝-內電解-高級氧化-吸附-生物降解”5步組合工藝:(1)混凝,絮凝劑為聚鐵、生石灰,投加量分別為3、20 g/L;(2)內電解,Fe/C內電解在塑料桶中完成,反應時間為300 min;(3)高級氧化,氧化劑為Fenton試劑;(4)吸附,吸附劑為活性炭,質量濃度為20 g/L,反應時間為30 min;(5)生化處理,處理時間為16 d。經5步組合工藝處理后,COD從原水8 471mg/L降低至98 mg/L,滿足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 8978—1996)中的一級排放標準。PAM為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不溶于大多數有機溶劑,具有良好的絮凝性,可以降低液體之間的磨擦阻力,按離子特性分可分為非離子、陰離子、陽離子和兩性型四種類型。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儀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