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濰坊魯盛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石家莊市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石家莊市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公司專門從事生活污水、醫院污水、養殖污水、屠宰污水、洗衣服洗餐具污水等部分工業生產污水,幫你解答疑難問題,來公司考察設備打消您的后顧之憂。
一體化污水處理站專業生產廠家,一體化污水處理站設計制造專家!魯盛環保以技術為本,以質量為先,工藝*,售后完善。
垃圾滲濾液具有氨氮含量高、有機污染物濃度高、含鹽量高、組分復雜,水質水量變化波動幅度大等特點,導致處理難度較大。常用的處理技術路線:
1、生化+高級氧化+深度處理
生化處理工藝是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zui為*和經濟的工藝,可在比較經濟的條件下大幅度降解有機污染物,但不能處理滲濾液中難降解的大分子有機物。工程實踐表明,采用多種生化處理工藝,有機物去除率非常可觀,但出水一般不能直接達到排放標準要求。
2、生化+膜工藝處理
滲濾液經過生化處理后進一步采用膜工藝處理是目前zui常用的滲濾液處理方法,該工藝出水水質好,可達到回用水的標準,對于滲濾液水質和水量的波動性也具有較高的抗變能力,運行穩定性高。
3、采用膜工藝處理或蒸發處理
碟管式反滲透DTRO膜具有抗污染性好,膜通量較高,使用壽命較長等特點,膜前端只需經過砂濾過濾后便可直接處理滲濾液,運行過程經濟有效穩定。
MVC蒸發工藝處理滲瀝液具有啟動快,耗能小,濃縮液比例低等優點,但存在的問題有:冷凝液中還有污染物,需進一步處理方可達標;滲瀝液原液中COD比較高時,反應釜內容易起泡,影響出水水質和濃縮倍數。
UNITANK 反應器分為3 個單池, 每個運行周期分為兩個主體段和一個中間過渡段,相互對稱。個主體段污水由左池進入,經過中間池進入右池沉淀出水。第二個主體段污水由右池進入,經過中間池進入左池沉淀出水,過程和個主體段相同,水流方向相反。中間過渡段污水由中間池進入,兩個邊池作為沉淀池。通過對主體段曝氣、攪拌時間的控制可以實現BOD 去除和脫氮除磷。
UNITANK 工藝結合了傳統SBR 工藝和傳統活性污泥法的優點,使進出污水連續且減少了二沉池,實現了沉淀池和生物處理單元的一體化,而對于單個UNITANK 曝氣池則為間歇進出水,通過靈活控制UNITANK 單個反應池的曝氣、攪拌和增大水力停留時間,可以達到很好的脫氮除磷效果。同時,反應池之間串聯構成一個串級系統的模式,彌補了單個反應器*混合的缺點。
印染廢水是加工棉、麻、化學纖維及其混紡產品為主的印染廠排出的廢水,具有水量大、有機污染物含量高、堿性大、水質變化大等特點,屬難處理的工業廢水之一。化學法是處理染料廢水的主要方法,主要有:混凝法、Fenton法、氧化法、氧化聯用技術等。
石家莊市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幾十年來,歐美國家將絕大部分污泥消納到了土地,叫土地處置,也叫土地利用。污泥土地利用有3個方向:一是沙荒地改良,二是林業利用,三是農業循環利用。西方的實踐中,由于運距和操作的困難,沙荒地改良和林業利用總量不多。美國年產含水率80%的污泥3 500萬t,其中60%進行農業循環利用,3%用于土壤修復,17%進行填埋,20%予以焚燒。關于污泥農業循環利用,控制重金屬及其化合物的含量是關鍵,汞和鎘是兩個zui活躍的重金屬,是控制重點。1984年制定的《農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標準》(GB 4284-1984)中,污泥用于酸性土壤時,汞的限值是5 mg/kg DS,鎘的限值是5 mg/kg DS;用于中性及堿性土壤時,汞的限值放寬到15 mg/kg DS,鎘的限值放寬到20 mg/kg DS。在該標準生效的30多年間,《農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標準》(GB 4284-1984)一直是世界上zui嚴格的污泥農用污染物控制標準,而2018年*發布的《農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標準》(GB 4284-2018)又進一步趨嚴。按照這個現有標準,污泥農業循環利用的去向被進一步堵死。填埋困難,焚燒困難,土地利用困難,污泥都去了哪里?污泥沒了出路,污水處理廠如何保持正常運營?因此,有關方面應合力打通污泥農業循環利用這一主要出路,一是在政策上明確土地可以消納污泥、應該消納污泥,二是制定科學合理的污染物控制標準,尤其不可讓標準阻礙純粹的生活污泥進入土地,三是加速建設污泥穩定化設施,穩定化就是無害化,穩定化的污泥就可以進入土地。
找準阻礙污水處理可持續運營的根源,對癥開展提升改造
管網建設標準和質量不高、排水體制混亂、清污混流、養護管理不足,致使大量無機泥渣砂進入污水處理廠,并伴隨部分有機碳源流失,而污水處理流程設置又普遍無法應對這一狀況,導致污水處理廠難以實現可持續運營的良性循環,從而只能被動低效應對。具體表現為:預處理單元設計建設標準過低,大量細渣細砂進入后續單元;90%以上的污水處理廠沒有設置初沉池,致使無機泥渣砂直接進入了生物處理系統,導致活性污泥處于高濃度、低活性;生物脫氮工藝的缺氧區普遍太短,無法適用污水特征;用于除碳和硝化的好氧區普遍太長,既增大能耗又干擾脫氮;厭氧消化等污泥穩定化設施普遍缺失,無法在廠內實現污泥穩定并回收能源。
排水系統問題較為復雜,南北差異大,不同城市間差別也很大,需要系統深入地識別問題所在,因地制宜提出改造對策,減少無機渣砂進入管網,減少碳源的損失。必須認識到,管網改造是個復雜過程,非短時突擊所能解決,既要積極推進提質增效行動方案,也要從長計議,久久為功。在污水處理廠內,首先要通過改造強化預處理效果,把渣砂等無機組分在預處理單元*分離出來,提高生物處理單元污泥MLVSS/MLSS,提升整個生物處理系統的效率,這是一個事半功倍的方案。其次,一大批污水處理廠可在系統測試的基礎上把多余的好氧區改造成缺氧區,通過增大缺氧區提高脫氮效果并降低對外加碳源的依賴,進而提高生物除磷效果,降低除磷藥劑的投加量。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儀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