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濰坊魯盛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污水處理一體化裝置>> WSZ-10m3/h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WSZ-10m3/h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我們是一家做污水處理的公司,生產各種污水設備,需要可隨時聯系。想生活污水處理,農村污水處理,醫院污水處理,工業污水,高速公路服務區的污水處理等,我們都能處理。
技術人員可以為您介紹產品的組成、處理原理,可以為您選擇合適的設備型號、工藝,工程師還可以為您做好的方案、畫精準的施工圖紙。
1.1污水廠污泥處理的現狀
準能污水處理廠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準格爾旗薛家灣鎮。薛家灣鎮地處準格爾旗東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10°51′~111°22′12″,北緯39°32′30″~39°58′。薛家灣鎮東臨呼和浩特市,南與龍口鎮、陜西省府谷縣相連,西與沙圪堵鎮搭界,北與大路鎮、布爾陶亥蘇木接壤。全鎮總面積1297km2,轄31個村、1個小區。
準能污水處理廠始建于1992年,原設計污水處理能力為12500m3/d,采用普通活性污泥法工藝。2008年、2016年先后兩次污水廠開展了兩期擴能工程,處理規模40000m3/d,設計出水水質為《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標準,以CAST為主體工藝。CAST池產生的剩余污泥由剩余污泥泵提升至貯泥池,經污泥螺桿泵提升后由離心脫水機進行離心脫水,脫水后污泥含水率在80%左右。
準能污水處理廠日產污泥(含水率80%)45~60t,脫水后污泥外運到地點進行填埋。準能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工程于2017年6月開工建設,預計2017年12月底投產運行,污水處理產生的濕污泥經過無害化處理,生產出的成品成為肥料計量打包外運,作為資源再利用。
1.2準能污水處理廠污泥無害化處理工藝的選擇
在國家住建部、環保部發布的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及污染物防治政策要求的新形勢下,根據污泥zui終安全處置要求和污泥特性,選擇適宜的污水和污泥處理工藝,實施污泥處理處置全過程管理。準能污水處理廠綜合考慮污泥泥質特征、地理位置、環境條件等因素,因地制宜地確定污泥處置方式。
結合國內外現有污泥處理成熟技術,結合準能集團公司調研結果,及污泥處置系統工藝設備確定專題會議討論結果,將該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工藝確定為動、靜態結合的槽式好氧發酵工藝,滿足污泥處理處置中無害化和穩定化的基本要求;同時,好氧發酵工藝的選擇可實現污泥資源化利用。
在該技術中,其通過微生物的作用,將原本不穩定的有機質降解和轉化成具有穩定特性的有機質,在降低發揮性有機質含量的基礎上,減少臭氣含量,在物理性狀方面具有較為明顯的改善,方便運輸、儲存以及實際使用,效果良好。
同時,高溫堆肥方式的應用也能夠對堆料當中的蟲卵、草籽以及病原菌進行殺滅處理,以此使污泥處置后的產品更適合作為植物營養源以及土壤改良劑。污泥好氧發酵過程比較復雜,主要有:添加輔料調整堆料的含水率和適當的C/N比;選擇填充料改變污泥的物理性狀;建立合適的通風系統;控制適宜的溫度和pH值等。
好氧發酵是實現污泥資源化利用的一種重要途徑。其優點是投資少、工藝簡單、易操作、運行成本相對較低,但常規工藝臭味大、操作環境差,并且堆肥后農用或其他土地利用受污泥中重金屬、有機物及N、P含量的限制。
WSZ-10m3/h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隨著我國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人口的不斷增加、地方市政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以及企業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所產生的生活污水排放量也隨之增長,對營造良好的城市環境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在該種情況下,城鎮污水處理廠做好生活污水、污泥的無害化處理、承擔地區環境保護污染物減排的社會責任,則成為了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本文以神華準能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工藝為例,對污泥好氧發酵技術進行了介紹,并對節能減排效益進行了分析。
在我國城市化建設不斷發展的過程中,要求排放水體的污染物排放標準也在不斷提高,城市污水處理率逐年提升,城市污水處理廠處理污水產生的污泥的數量也不斷增加。
一般城市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為含水率在80%的固體或流體狀物質,在這部分污泥當中,含有微生物群落、各種有毒有害有機物、重金屬、致病菌、病毒、蟲卵、草籽以及殘留絮凝藥劑等成分,還伴有惡臭味,外觀黑色、粘稠,有較強的污染性,需要在經過適當方式進行無害化處理后才能夠避免二次污染情況的發生;
同時,這部分污泥含有潛在利用價值的有機質及數量較多的氮、磷、鉀和各種微量元素,如應用在農田當中之后,可促進農作物生長、改良土壤結構,應用前景廣闊,但前提是必須經過無害化處理。
在對社會、經濟以及環境生態三者進行平衡考慮的基礎上,結合薛家灣地區發展的特點,槽式好氧發酵工藝可以說是適合神華準能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污水處理廠(以下簡稱準能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的一種zui有效的方式,且得到了有效應用。污水處理重金屬鉻運行特征分析
重金屬對環境有著很大的危害,其處理和排放要受到嚴格管控,處理過后必須達到排放標準。尤其對于鉻(六價鉻和總鉻)等屬于一類污染物,對其檢測都必須在車間內排放口檢測。經過幾個月的調試期后,含鉻電鍍廢水已經基本穩定,終出水水質可
達到《電鍍污染物排放標準》(GB 21900—2008)標準。
《電鍍污染物排放標準》(GB 21900—2008)。
含鉻廢水進水濃度變化幅度較大,但含鉻廢水處理之后的總鉻平均濃度為0.21 mg/L,總的去除率很好,未出現超標的現象。同時,處理之后的六價鉻出水濃度穩定在 0.05 mg/L 左右,平均濃度在 0.04 mg/L 左右,也未出現超標的現象??傘t、六價鉻皆可達到《電鍍污染物排放標準》(GB 21900—2008)標準。
氮氧化合物是目前造成大氣污染的主要氣體,所產生的危害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控制氮氧化物的排放是當今社會迫切需要解決的,經濟有效地降低燃煤過程中氮氧化物的產生對于控制大氣污染具有重要的意義。
化工工藝安全性分析是落實安全設施“三同時”的重要環節,由于化工行業多涉及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蝕性等危險物質,生產過程多具高溫、高壓工藝條件苛刻等特點,與其他行業相比,一旦發生事故后果十分嚴重。因此,化工工藝安全性分析對化工建設項目實現本質安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選擇性催化還原法(SCR)是脫硝效率zui高,zui為成熟,且應用zui廣的脫硝技術,有效降低氮氧化合物的排放量,滿足環境保護要求。
氮氧化合物的排放嚴重影響空氣質量,對土壤和水生態系統所造成的作用是不可逆轉的。隨著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和提高,各國都在致力于研究新工藝,優化流程和生產設備,降低氮氧化合物的產生,所以選擇性催化還原法脫硝技術在國內外引起廣泛的重視。
焦化廢水作為一種高污染、高濃度、難降解且有毒有害的工業廢水,在我國工業廢水排放量中約占2%,廢水產生量較大。焦化廢水污染物成分復雜,主要包含酚、氰hua物、硫化氫、硫氰hua物、吡啶、苯、油類等,現在一般選用預處理及生化法進行處理。隨著《煉焦化學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6171—2012)的強制實施及環保要求的逐步提高,關于焦化廢水的處理不再局限于合格排放,而是尋求相對經濟、更為生態及資源化的回用技術,以進一步提高焦化企業的水資源重復利用率。膜分離技術以運行穩定、處理效率高、操作簡單、無二次污染等長處,成為時下焦化廢水深度處理的研討熱點之一,但其也存在膜污染難以解決、化學清洗頻繁、濃水處置雜亂等壞處。因而,尋求一種高效、穩定的焦化廢水膜法組合深度處理工藝,完成焦化廢水資源化利用,成為筆者的探究要點。
1 膜法水處理
膜法水處理是近年來不斷發展完善的一種水處理技術。在污水回用、海水淡化及物料分離等方面皆有廣泛應用,其作業原理是以選擇性透過膜為分離介質,使廢水中的成分選擇性的透過膜,從而起到分離凈化的作用。
膜法主要包括超濾、逆滲透及納濾技術。超濾膜技術是以壓力為動力,利用超濾膜中分布的不同孔徑對液體進行分離的物理作業過程,其過濾孔幾乎能夠截留液體中所有的膠體顆粒、蛋白質及大分子有機物。膜分離系統具有良好的化學穩定性,同時具有耐酸、耐堿及耐水解的可靠性能,能夠在強酸、強堿及各種有機溶液條件下使用,適用于焦化廢水的深度處理作業。
納濾是一種精密性膜分離技術,因其孔徑僅為幾納米,截留分子量在80–1000的范圍之內,因此稱之為納濾。納濾技術是從反滲透技術中分離出的一種膜分離技術,屬于超低壓反滲透技術的延續及發展分支。納濾膜系統存在著納米級的細孔,截留率大于95%,其高效的攔截率適用于海水淡化、污水處理及環境保護等領域。
將超濾與納濾工藝組合應用于焦化廢水的深度處理中,對各類高濃度的有毒化合物可進行有效攔截,且系統過濾精度高,處理效果穩定、設備所需空間有限、處理作業能力較強,可用于每小時上百噸的工業廢水處理。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儀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