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艾默生(Emerson)公司,成立于1890年,早年與世界多數制造型企業一樣,只是一家從事電機和風扇生產的區域性制造商,經過123年的轉型升級,已進化為一家國際化、創新型產品及解決方案的提供商,擁有過程管理、網絡能源、工業自動化、環境優化技術和商住解決方案5大業務平臺,業務范圍遍及150多個國家,2012財年全球銷售額達到244億美元。
至少從財務的角度,艾默生做到了“基業常青”:其每股紅利持續56年保持增長,是少數獲得50年以上的紅利增長的上市公司。那么,公司是如何在投資未來與當前業績之間保持平衡的?其五大業務平臺的戰略是如何進行通盤統籌、資源協同的?全球制造業自動化浪潮洶涌澎湃,公司又如何進行布局調整?艾默生全球總裁兼運營官孟瑟先生(EdwardL·Monser)與本報記者分享了他的經驗。
自動化革命
我們發展及采用自動化設備基于三大理由:安全,質量,成本更合理
記者:你如何看待工業自動化對全球制造業的影響?
孟瑟:中國的產業結構正經歷一個重大的改變,其影響已深刻體現在B2B商務領域,中級市場競爭日益加劇。從先進的數據中心到綠色建筑,從高速鐵路系統到智能電網,B2B企業需要改變策略,以適應產業變化帶來的巨大挑戰,更多地開發適合本地市場需要的解決方案和技術支持。
艾默生剛開始在中國開展業務的時候,以生產勞動密集的產品為主,其后一步步地轉型,現在在工廠的制造過程中,越來越多采用先進的自動化設備。我們發展及采用自動化設備基于三大理由:安全考慮,需確保所有生產過程對工人是無危險的;質量,客戶需求在不斷提高,精加工能夠提升產品品質;成本更合理化,發展自動化有助于提高生產效率,有效控制成本。
高自動化也推動了制造業向發展,對高技能勞動力有更多需求,反過來高技能勞動力也增加了生產制造行業的價值。在中國,工廠自動化的大力推廣反映了中國經濟的不斷成長及走向成熟。以艾默生為例,在中國發展技術,實行“在中國,為中國”的策略,為中國市場提供設計、采購、生產和服務于中國市場的解決方案,以求持續取勝于中國市場。
記者:很多人擔心隨著自動化出現,中國制造業優勢可能會喪失,你們會調整全球布局,轉移在中國的制造產能嗎?
孟瑟:我認為,自動化的發展,并不會削弱中國制造業的優勢,艾默生十分重視在中國的制造業務。
今天,我們所用的策略是一種“區域策略”,而不是“出口商策略”。在美國賣的產品,我們在美國生產,在歐洲和亞洲同樣如此。艾默生根植于基礎設施建設的市場,我們的核心的業務、客戶在哪里,供應商在哪里,我們就必須在那里,離客戶近,便于了解他們的具體需求,并根據其需求變化能快速地反應。同時,“區域策略”要獲得當地政府的支持:政府需要創造工作機會,我們在中國的工廠為本土市場甚至全球市場創造、設計、生產產品,當地政府是大力支持的。
記者:作為工業自動化設施的供應商,根據你們的觀察,自動化浪潮中哪些技術環節是核心節點、至關重要?目前,哪些國家已經占據了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