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
——寒冬悟道者
- 2009年02月27日 20:05 信息來源:
儀表網
瀏覽次數:7647次
阿里巴巴逢單出擊,逢雙韜光養晦。
馬云為何能提前預感經濟危機,又是如何在冬天自救的?
從京都到東京的新干線上,窗外景色飛速閃過,馬云有些出神。
深秋是京都一年中美的季節,金閣寺的楓葉染得通紅。這是馬云喜歡的日本城市,此前他來過五六次。不過這次他沒作停留,10月26日晚上到達京都,第二天拜訪了日本惟一在世的“經營之圣”、京瓷創始人稻盛和夫,緊接著去東京參加世界經營者大會。
和稻盛老先生探討了企業與人性的話題之后,馬云意猶未盡。他叫住了列車上的快餐車,向服務員要了一塊三明治、一杯涼茶。“如果在山里搞個小別墅,門口有溫泉,一天到晚在里面喝喝清酒,看看書……”他對坐在對面的《中國企業家》記者感慨,然后扭頭對阿里巴巴日本公司COO孫炯說,“下次你要幫我在京都找個寺廟住下來。”
其實馬云剛去過一個寺廟——10月25日,他在鄭州“青年創業大講堂”演講,特意安排了跟少林寺方丈、“河南民營企業家”(馬云語)釋永信見面。
還有件事你會覺得更不可思議:2008年初夏,馬云突然離開杭州,到重慶北碚縉云山白云觀住了三天。他可不是去憑吊探幽,他惟一的目的就是不發一言——他禁語了。在無人打擾的道觀里,馬云把大量時間用于精心抄寫毛筆字的經書。剛開始時,他所寫的每個字都很大,寫到后,每張紙上出現的都是整齊的蠅頭小字。
“禁語前覺得能不說話真好,禁語后才覺得能說話真好。”這是三天之后,走下白云觀后馬云說的句話。“過去,都是他在說,別人聽,其他人的思路很容易被他帶動。禁語之后,能夠讓他有更多機會傾聽和思考別人的話。”一位阿里巴巴高層說。馬云從此迷上了禁語,就在前往日本之前,他在海南的一棟別墅里沉默了三天。
搞什么名堂?當全世界都在為金融危機瘋狂的時候,馬云卻玩起了玄虛,滿世界“求神拜佛”,參禪悟道。他所在的行業、以中小企業為主要客戶的阿里巴巴正在冬天苦苦煎熬,他卻在思考“人的本質,企業發展到后到底為了什么?”的問題。
這還是人們熟悉的那個馬云嗎?
這個互聯網異類,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被稱為“第二個蓋茨”、“中國的Jack(韋爾奇)”。在2008年,他引起了兩地領導的反思,“上海/廣州為什么出不了馬云”。他被創業者崇拜為導師,他的狂言也遭人忌恨鄙視。他上市后封口了一年,但中間就沒消停過。他比很多人提前預感到了冬天,也搬出“150億援冬計劃”。
馬云不是沒經歷過麻煩。“2006年他已經被修理過一把了,在雅虎身上也交了不少的學費。否則如果一直捧到現在,我估計我們會死得很慘。”阿里巴巴參謀長曾鳴對《中國企業家》說。
作為《中國企業家》“2008年具影響力的企業”的名,馬云代表了這個群體的普遍遭遇和典型思考。“四五年以前,碰到這種災難我渾身緊張,如何應對?但如果你進入到另外一個境界、哲學層面上,你會發現這就是人生,你一定要經歷的事情,你就會很坦然地去看它。”
馬云善于國際化學習,他跟蓋茨、韋爾奇、喬布斯都交流過。“我看清的東西,很多人未必理解;我也沒看清的東西,說了也是瞎說。所以影響力只能跟那些已經看清的人分享思想,我覺得是孤獨的。”很多時候,企業的風險就在企業家身上。即使是蘋果公司,也得祈禱喬布斯不要出事。馬云羨慕稻盛的境界,“人很難做到靈魂出竅,但是精神走了,靈魂還留在企業里,那才叫高人。”在決定繼續緘默一年之前,馬云告訴《中國企業家》:“我就想怎樣花6到10年時間,讓靈魂留在企業,人該干嘛干嘛去。”
這話翻譯成人類語言——44歲的馬云在考慮退休了。他其實已經淡出一線管理,“準退休”了。從明年開始,他連五家子公司的年度預算都不管了。“但我估計我是停不下來的,我對教育、環保、農業、公益感興趣,太多事情想做了。”
“嗅不到冬天的味道就不是合格的CEO”
一輪輪能活下來,不是因為每次你都猜對了,可能更多的是你底線守得比較好
馬云也并不像自己說的那般氣定神閑。
去年上市后不久,阿里巴巴(1688.HK)CEO衛哲幾次接到馬云的電話:“出什么事了?今天怎么跌這么多?”但3個月后,他再沒問過股價的事。有段時間,衛哲忍不住說是不是采取點措施。馬云眉角一挑,“你再仔細考慮一下,你是做一年還是要做幾十年這家公司?”
但眼看著阿里巴巴股價從高41.80港元一度跌到3.46港元,很多人都在期待馬云做出回應,其中既有投資者,也不乏幸災樂禍的競爭對手,有小股東在網上寫信,要求他回購股票以提振股價。馬云不為所動。今年10月28日,他在東京還自我調侃,“阿里巴巴呼地從13塊錢漲到40塊錢,但是我們也沒做對什么事情。”他用手上下比劃著,“嗖地又掉到4塊錢,我們也沒有一件事做錯了。”臺下哄堂大笑。
11月1日,馬云在內部全員大會上說,“很多年后,你們可以對后輩講,阿里巴巴的股價也曾有過3元的灰暗歷史。”10天后發布Q3財報,阿里巴巴凈利潤為3.08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8.9%,比上季度下跌22.2%;并公告了20億元的股票回購計劃。“你看現在我們多踏實,20多億美元的現金,愛干嘛干嘛。”
馬云的底氣并不只是他有過冬的“厚棉襖”,而是他很早就預感了冬天的到來。
外界所知馬云次提出過冬是去年12月——他說,“我把繁榮時期稱為夏天,夏天主要的工作是準備冬天的來臨。我為什么上市?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我準備過冬。”(我們當然知道啦,他是在“中國企業家年會”上說的。)“嘩眾取寵!”直到2008年6月,馬云向員工發出了《冬天的使命》的郵件,仍有不少人懷疑,“那只是馬云自己的冬天。”他有些懊惱,“我每次說什么,人家都不能夠接受。我們要有冬天,就沒人活了。”
曾鳴也表示遺憾,“去年大家都去趕資本的盛宴,曾經堅守得非常好的企業家后都頂不住了。”他透露,馬云的危機感其實還要早,2007年初馬云在達沃斯論壇就隱約感覺不對了,“去年三、四月份就已經在內部講,要開始有準備,所以我們才以快的速度去上市,包括組織結構的一些調整也是以分散風險、確保各個子公司的生存為目的。”
支付寶總裁邵曉鋒記得馬云一年前說的話,“嗅不到冬天味道的CEO不是合格的CEO”。
2007年4月的一天夜里,馬云突然說公司要上市。時任淘寶網副總裁的邵曉鋒大吃一驚,此前他們還達成了不急于上市的共識。馬云說,環境變化了,“未來我們需要大量的現金儲備,以防備危機的出現。”他給阿里巴巴上市起了一個代碼:“K計劃”。5月,阿里巴巴確定承銷商。11月6日上市,融資14.9億美元,是Google之后全球大的互聯網IPO。其市值曾經超過200億美元,但如今只剩下頂峰時的10%。
去年一家房地產公司在香港上市,其估值以土地儲備為標準,這讓馬云對寒意的預感更強烈。“當時覺得恐怖,世界一定要變了。”衛哲說,“就像以前互聯網泡沫時是按點擊率來計算值多少錢,至于這個點擊到底值不值錢,已經沒人考慮了。”
這似乎有點事后諸葛亮,“但2006年是一種難,2007年是另外一種難,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左右可能都錯。”曾鳴說,“一輪輪能活下來,不是因為每次你都猜對了,可能更多的是你底線守得比較好。一個真正好的企業家,要有一些超越賺錢的使命感和追求,你就不會太貪,不會過于追逐短期利益。”
彭蕾跟隨馬云工作了10年,讓她印象深刻的是2008年春節過后的員工大會,馬云說,阿里巴巴逢單出擊(2005年收購雅虎中國,2007年上市),逢雙韜光養晦,2008年的策略是“深挖洞,廣積糧,不稱王”。
但去年初回來擔任人力官,已是兩歲孩子媽媽的彭蕾壓力大得“頭發一根根立起來”。馬云上市后的刀又讓所有人吃驚——他對高管進行了一輪大調整。2008年,集團COO李琪、CTO吳炯、淘寶網總裁孫彤宇離職去國外學習;支付寶總裁陸兆禧調任淘寶總裁,資深副總裁金建杭調任中國雅虎總裁;此外還有數位總監離職。
“當時動靜很大,什么過河拆橋、杯酒釋兵權這種話都說出來了。”彭蕾說。李琪、孫彤宇都是馬云18人創始團隊成員,特別是孫彤宇帶領淘寶在中國擊敗了eBay,被認為是其靈魂人物。但馬云堅持己見。“其實我從去年開始準備‘去世’,我如果還活二三十年,我要做什么?想清楚這些以后我才把我的人換掉,等到60歲時我再換他們,孫彤宇、李琪五年十年后一定會恨我。我比他們看得更透,他媽的出去享受人生,理解生命、生活再回來。”
調整時機馬云煞費苦心。他對稻盛說,“我有一個原則叫陽光燦爛修屋頂,大太陽的時候爬到屋頂上,不能等下雨天才修。”這種節奏感讓曾鳴折服,“他天馬行空,跳躍性思維,經常有神來之筆,這是非常獨到的,對阿里巴巴今天的格局有很大的影響。”
但馬云的激進和天馬行空也遇到了麻煩。2007年阿里巴巴也膨脹過,子公司一度達到7家。今年又往回收縮,中國雅虎與口碑網合并,阿里媽媽并入淘寶。他對競爭對手毫不手軟,奚落道:“我現在躺著不動,馬化騰和李彥宏也趕不上。”
在東京,馬云對日本媒體說阿里巴巴活下來有這四樣東西很關鍵,任何一個互聯網公司存活下來都有這四個原因:“,也許我們比別的企業更開放;第二,我們更懂得分享;第三,我們可能更講究責任感;第四,我們可能更具有全球化的眼光。”
當有人問他為什么不救市,馬云搬出去年上市路演時說的話,“我永遠是股東第三員工第二客戶,愛買不買是你們的事情。我答應的業績說到要做到,但是我不會承諾你股價。”這跟是否冬天無關。“你要明白,你做的任何事情不能因為外面亂而亂了。真正的投資者像巴菲特,他是關注你公司做得對不對,人對不對,方向對不對。”
馬云悟道
真正的企業家,既要對宏觀大局有前瞻性的理解,也能擼起袖子跟人家拼刺刀
“Hi,Jack!”
“Hi,Jack!”
今年5月,馬云和杰克·韋爾奇成了很好的朋友。“這是我要繼續領導這家公司的代價,不斷學習,去見比爾·蓋茨,理解巴菲特的思想,學習韋爾奇,去看稻盛先生。”
有大視野,能夠及時感知環境的變化,這得益于馬云近年來頻繁地與全球政經名流的交流。“我們團隊有一個共識,就是盡可能地讓他脫離企業的日常管理,有更多的時間在外面,你在內部陷得太深了,沒辦法做一些宏觀判斷。”曾鳴說。而馬云的語言優勢和對西方文化的熟悉,更為他的國際交往提供了便利。
看看馬云11月的行程:他還參加了軟銀的董事會會議;回北京后,他見了一位全球投資家;11月11日,他又去了東京,和孫正義出席阿里巴巴面向日本企業的說明會;之后一周,作為本年度輪值主席在秘魯參加APEC中小企業峰會,以及各國領導人出席的CEO峰會。
跟高手過招,境界自然不一樣。前幾年,韋爾奇到中國,受到國內企業家的膜拜,馬云深不以為然。他認為這是“雞同鴨講”,對話根本不在同一層次上。
“和稻盛,我必須要和他在經營理念、哲學層面、人的層面、道的層面上交流。理的層面必須要和杰克·韋爾奇談。機會層面要和比爾·蓋茨談(蓋茨也閉關)。要學習生態系統的層面,要和沃爾瑪談。你希望獲得長期發展的思想,去看巴菲特……”
“這些人都是我的朋友,我有幸認識人類的四五個人,感受他們,學習他們。”
馬云向稻盛致敬,“我們新經濟行業在此前是破壞規矩,到后面建規矩的時候,必須向傳統公司學習。”“我不是學習今天對我有用的東西,而是學習5年后我一定會犯的錯誤。”“我們9年走過了傳統行業30年的路,再過10年,有機會超過他們。信不信中國很多傳統行業做了幾十年,也不能跟稻盛、韋爾奇溝通?”
至于要交流互聯網,馬云會立刻接通孫正義或楊致遠的電話。據說他每次和孫正義開會都是張牙舞爪狀。他也會拍著桌子讓楊致遠“Shut up”。
不過也不要被馬云騙了——他是個實用主義商人,他從GE學了管理構架、績效考核,2001年引入GE前高管關明生擔任COO,去年邀請沃爾瑪全球副總裁崔仁輔加盟。也別以為馬云只會離經叛道,2007年集團成立了組織部——他向共產黨學習。阿里巴巴80多位資深總監以上級別的高管都歸組織部統一管理,按需調配。
看馬云如何調教團隊很過癮。“高管感到痛苦,那就對了”。他已把財、物權力下放到各子公司,明年甚至打算連年度預算都不看了,他將“以自己滿意或者不滿意作為考核標準”。當5位總裁聽到這個決定,差點“跳到天花板上了”。
多年的KPI考核體系被馬云一句話就打破了。但彭蕾越想越覺得靠譜。像淘寶網總裁,只用平衡積分表考核是不夠的,他應該自己學會做戰略判斷。馬云有點像在玩“無招勝有招”。不過彭蕾承認,“這種考核只限于總裁層面,再往下走就不行,就亂了。”
這就是馬云的方法論。“怎么給足夠的壓力又不壓垮他們?怎么給足夠的空間讓他們以快的速度成長?這中間有很多藝術的成分。也有很多摸索和錯誤,所以我們也是放一放,收一收。”曾鳴說。
今年3月底,馬云召集組織部88名高管在余杭開會,后討論出來干部管理的“九陽真經”,除了已有的客戶、擁抱變化等,還出現了“很傻很天真”、“又猛又持久”等民間詞匯。經過完善,“九陽真經”6月底在阿里巴巴開始實行。
國慶節期間,馬云又帶著淘寶所有高管到西安,參觀秦始皇兵馬俑,“讓大家從傳統文化中感受、體驗那種一統天下的氣勢”。而淘寶正承擔著阿里巴巴擴張的重任,其交易量2008年全年有望超過1000億元。10月8日,阿里巴巴宣布未來5年對淘寶追加投資50億元人民幣,打造所謂“大淘寶”。淘寶網總裁陸兆禧對《中國企業家》說,“現在的淘寶網,已經成為涵括eBay、Amazon、沃爾瑪三者優勢的綜合平臺。”
你也可以把馬云10月底啟動3000萬美元的全球推廣視為冬天里的進攻,但他認為這是“慈善行為”。“這種投入對于中國經濟和阿里巴巴的中小企業客戶都是救援式的,這時候我完全可以惡狠狠收費的,但責任感就是在危機的時候體現的。”
終,馬云在世界經營者大會上提出了一個新概念:“從傳統的工業文明走向一種新的商業文明”。他預測,這次金融風暴之后,以誠信、透明化、責任為特征的新商業文明將會誕生。而阿里巴巴將在C(消費者)2B(網絡賣家)2B(產品供應商)2S(電子商務服務提供商)之間搭建一個產業鏈,據說它十年后將超越沃爾瑪。
“這東西太大了,我想通過幾年努力,把它做點東西出來。”馬云期待幾年后眾人驚呼,“啊!你在做這個?”
馬云應該感到慶幸,他沒被樹立成雕像——曾鳴說,“如果阿里巴巴或者馬云沒什么故事可講了,就變成一個成熟的商業環境中一個標志性建筑而已,立在那兒,大家天天經過也沒什么感覺。”
盡管這兩年學習道家哲學、佛家思想,在海南三天“禁語”,在道觀里抄寫經書,“對人、對社會、對文明、對靈魂這些興趣越來越大”,但馬云還是有很多東西放不下的,也不表明阿里巴巴就成為不再犯錯的公司。“只是你到了這個階段,人文的關懷、的思考一定要跟得上,不然底蘊不夠了。”
悟道的馬云也并不凌虛蹈空,“不管你飄得多高,你必須站在地上”。“真正的企業家,既要對宏觀大局有前瞻性的理解,也能擼起袖子跟人家拼刺刀,沒有這兩點做不出來,某種意義上馬云他們都是雙重身份的有機融合。”曾鳴說。
后要說回我們的影響力。馬云坦承,“今天我們在電子商務和互聯網業有一些影響力,但是跟整個社會的影響力來講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馬云似乎已經“靈魂半出竅”,他希望自己的退休做得。
在京都,馬云問稻盛和夫的后一個問題是,您退下來之前做了多長時間的準備,做了哪些準備?
于是,共進午餐時,稻盛跟馬云又有了這樣一段對話:
“你也考慮到自己幾年之后要退到二線的情況嗎?”
“那當然。一個人不為未來做準備,你很難做好今天。為自己負好責任,你才能為別人負好責任。”
“你現在還年輕,未來還很長呢。”
“有一點要想清楚,人活著為什么?當想清楚人要去哪里的時候,其實沒有早晚之分。”
“這很深,非常有道理。”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儀表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儀表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儀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④合作、投稿、轉載授權等相關事宜,請聯系本網。聯系電話:0571-87759945,QQ:1103027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