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產業】導讀: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開幕,作為全國人大代表,銳科激光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工程師閆大鵬今年向大會提交的建議是:關于進一步支持采購國產設備及儀器。
儀器行業,體量不大,卻有著“四兩撥千斤”的作用。上世紀90年代初,美國商業部國家
標準局出過一份報告:
儀器儀表工業總產值只占工業總產值的4%,但它對國民經濟的影響達到66%。
隨著我國信息技術、材料技術、生命科學等研究不斷深入,對科學儀器的需求快速增長,特別是現階段我國醫藥研發、芯片研發、人工智能技術研究步伐日益加快,科學儀器產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科學儀器被稱作科學家的“眼睛”,被比作高端制造業皇冠上的明珠。當前,我國正在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為實現這一目標,科研水平正在快速進步,科學儀器作為重要輔助設備,其需求不斷增長。同時,科研水平的進步,也使得市場對高技術含量科學儀器需求不斷上升,我國科學儀器行業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
我國科學儀器市場潛力巨大,儀器需求十分旺盛,已經成為世界儀器增長的強勁動力。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科研固定資產投資當中儀器設備采購費用約占60%,科研經費投入當中儀器采購費用約占25%。據海關有關數據統計,每年我國從國外引進儀器費用在800億元左右,并逐年增長。
近年來,國產儀器技術研究與產品開發已見成效,部分高端儀器業已實現國產化。但由于儀器研發基礎較為薄弱、技術積累相對不足、自主研發高端新產品能力不強、關鍵器部件"空心化"等原因,高端儀器進口依存度高的難題仍未得到有效化解,國產儀器研發制造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依然存在一定差距。
因此,國產創新設備一直都是國家關注的重點,從原來的鼓勵國產到優先國產,再到現在的采購國產。但替代過程緩慢且艱難。
近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開幕,作為全國人大代表,銳科激光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工程師閆大鵬今年向大會提交的建議是:關于進一步支持采購國產設備及儀器。
關于進一步支持采購國產設備及儀器的建議
隨著近年來國家政策的扶持,許多國產設備以及企業逐漸步入正軌,早年間“非進口不要、非進口不用”的狀況也不復出現,國產設備在某些細分領域的彎道超車,達成了替代進口設備的里程碑式進程。通過鼓勵和規范采購國產設備及儀器,既是促進國產品牌自主創新之舉,也能避免在關鍵技術上被“卡脖子”,加大對國產設備及儀器企業政策扶持力度,讓國產設備及儀器有更多“用武之地”。
建議:
1、擴大采購主體范圍,除了中央及各省市規定政府采購大力推進采購國產儀器外,醫療機構、國有企業在技術和服務能夠滿足要求的條件下,優先采購國產產品與服務。
2、將國產采購政策進一步落細落實:包括采購公示、設置最小國產儀器采購比例、明確國產設備及儀器定義范圍、采取實質性措施促使“首臺(套)政策”落地、建立并定期更新各地及各領域自主創新重點產品目錄等。
3、通過制定采購國產設備免稅或退稅的政策,明確具體的實施細則,便利辦理方式,加快辦理流程,帶動相關設備的國產采購率。
4、通過產業集群、高層次人才培養和引進、縮短創新設備上市時間等形式,打造國產設備的品牌核心競爭力。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